在线VA免费看成,亚洲精品高清中文字幕完整版,国产免费a,国产一级特黄生活片,欧美日本一区视频免费,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999,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慶陽市旅游

慶陽市文物古跡介紹

周祖陵景區(qū)(周祖陵森林公園)
  位于甘肅慶城縣城東山,因山頂有一座著名的墓冢──周先祖不窋陵而得名。據(jù)史料記載:不窋失農(nóng)官之后,西徙定居今之慶陽,在隴東慶陽一帶創(chuàng)建了華夏文明的農(nóng)耕文化。由于他功績卓著,死后人們把他葬于此山。從風城過大橋,到周祖陵山下,經(jīng)過茂密的林帶和蜿蜓崎嶇的簡易公路可達停車場,停車場上面的建筑群用822個石臺階連接在一起。山頂周祖文化區(qū),總體布局嚴謹規(guī)范,錯落有致。首先是肇周圣祖牌坊,正面有楊成武上將題寫的“肇周圣祖”四個剛勁大字,字的兩邊四個柱子上刻有兩副對聯(lián),正聯(lián)為“望天門三皇五帝周祖名峰群仙聚會,思慶洲岐傅李米人杰地靈萬眾來朝”。次聯(lián)是“絕頂始知世外境,憑欄一望古今天”。牌坊的背面有“鐘靈毓秀”四個大字。穿過牌坊,正面就是周祖大殿,大殿建于平臺之上。殿內(nèi)正面有周先祖不窋、兒子鞠陶、孫子公劉三尊雕塑神像,像高2.8米,體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殿內(nèi)兩側(cè)還有慶節(jié)、皇仆等十尊畫像,整個大殿顯得典雅、肅穆。周……[詳細]
合水隴東古石刻藝術博物館
  隴東古石刻藝術博物館位于合水縣西華北街樂蟠西路1號,成立于2003年,是全省首家以古石刻展覽為主題的特色博物館。2004年建成并對外開放,占地48畝,建筑面積4611平方米,已建成單檐殿展廳、重檐殿展廳、雙層殿展廳、側(cè)展廳(東西兩幢)、鐘鼓樓、宋代石雕造像塔地宮、“黃河古象”展廳等設施,設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時期石刻造像展和革命歷史文物展,館藏各類文物3000多件,其中古石刻藝術品436件。近年來,博物館先后被評為國家級AAA級旅游景點,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級文明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確定為甘肅首批免費開放博物館之一,被蘭州大學文物與博物館系和隴東學院確定為實習基地,民間美術研究實習、研究基地。免費開放以來,年接待游客9萬多人次。館長:陳柏樹門票:免費景點位置:慶陽市合水縣北區(qū)樂蟠西路……[詳細]
天恩寺與四月八廟會
  天恩寺與四月八廟會傳說,古時鎮(zhèn)原縣南的平泉原面上,有一眼清泉,水質(zhì)甘冽純凈,旺而不涸,是四周群眾飲用優(yōu)質(zhì)水的水源,平地上的水泉稱為“平泉”,平泉鎮(zhèn)之地名即由此而來。后來,原面開裂,分割出一條前闊后窄、形似“八”字的溝岔,清泉陷落溝底,溝北隆起一座類若佛掌的山峰,當?shù)厝朔Q它為“八山”。后來,整個村子也以八山命名。平泉鎮(zhèn)的八山溝掌開闊,莊戶窯洞錯落,樹木茂密,溝不深,坡不陡。明朝初年,有人看準這個地方,舉薦會長經(jīng)理,集資化緣,獻工獻料,延聘能工巧匠,在八山修起一座氣勢恢宏、集亭臺樓閣、塑像壁畫于一處的寺院,名之曰天恩寺。天恩寺坐北向南,占地20余畝,樓閣宮殿40余間,從溝底至山頂呈長方形,將佛掌圈入其中。拾級而上,頂端為鎮(zhèn)山祖師無量殿,兩側(cè)飛檐0對峙,垂柳翠柏掩映。東有王公殿,西為王母宮,左右護衛(wèi),相配成趣。其下平臺之上,正中五間為三宮殿,塑有堯、舜、禹三杰坐像。兩側(cè)配殿,東為子孫宮,奉祀三霄……[詳細]
雙塔森林公園
  雙塔森林公園始建于1997年,占地3156畝。是華池縣委、縣政府歷時多年,以縣城東山森林資源為基礎,以雙塔寺搬遷保護為依托,投資近億元修建的一處集旅游觀光、避暑度假、文化娛樂為一體的休閑娛樂場所。公園內(nèi)建有重檐亭、天臺、文化大樓、雙塔寺、范公祠、碧玉山莊、射擊場、草原風情園等36個景點和游樂服務設施。春日楊柳吐翠,桃杏芬芳;夏夜霓虹閃爍、曲徑通幽;秋日彩林翻飛,漫山氤氳;冬季銀妝素裹、群巒如象。晨起鍛煉人群如織,夜晚噴泉噴珠吐玉。公園內(nèi)通訊便捷,交通暢達,設施齊全,是城區(qū)居民休閑娛樂、聚會度假的理想之地,2006年被評定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詳細]
5、羅川古城
羅川古城
  羅川古城位于甘肅省正寧縣永和鎮(zhèn)北部的四郎河邊,沃土平疇,阡陌縱橫,古城遺跡尚存,“琴山、泰山、藥王山、北華山”四山合圍,風景優(yōu)美。據(jù)史載,北魏泰常五年(公元420年),朝廷即在這里設置陽周縣。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羅水出于川”,遂改陽周縣為羅川縣,唐時改為真寧縣,清改為正寧縣,延用至今,羅川作為古縣城直到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遷置,設縣長達1509年之久,是正寧歷史文化名副其實的“縮影地”。羅川古城現(xiàn)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趙氏石牌坊三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承天觀碑、清鐵旗桿,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廟大殿、趙氏祠堂(1995年被慶陽地委命名為慶陽地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名勝古跡。(趙氏牌坊由西向東依次為“清官坊”、“天官坊”、“恩寵坊”。“天官坊”和“清官坊”是明王朝為褒獎清官趙邦清而立的,兩坊均高8.1米,寬約8.23米;恩寵坊是趙邦清為母親劉氏高氏所立,坊高9.7米,……[詳細]
6、肖金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肖金塔
  金城寺磚塔在慶陽市西峰區(qū)肖金鎮(zhèn)中,北距西峰鎮(zhèn)二十公里。塔始建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肖金鎮(zhèn)原有金城寺,磚塔建于寺中,寺院早毀只留此塔。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肖金磚塔八角七層樓閣式,現(xiàn)存六層,高二十一點二六米。與環(huán)縣、湘樂古塔似。第一層塔身很高,無臺基和基座,塔開正東門,為晚期修補,單磚券頂,高一點九、寬零點六六,進深一點四六米。高四點二米處始安裝斗拱,每面三朵,共二十四個,另外角斗共八個。整個子身科為仿木結(jié)構(gòu),一斗三升。其拱高出墻面一厘米。槽升子高出墻面。翹用兩塊長條磚對立,翹下弧為半徑作圓。三才升用長條磚鋸磨而成,上壓耍頭樣子和翹。耍頭三才升上托替木式,斗升全無斗耳。替木上砌平磚一層,兩條線挑尖狀花磚一層,雕刻蓮花瓣磚一層,又砌平磚、狗牙子磚各一層。假椽飛頭各一層,椽用方磚鋸磨而成。檐瓦也用方磚鋸磨而成。出檐長九十厘米。檐頂疊澀磚收七層。二層墻身平砌四層磚,以上裝斗拱三朵,耍頭三才升上托……[詳細]
寺村塬革命委員會成立大會舊址
  寺村塬革命委員會駐址位于正寧縣湫頭鄉(xiāng)新莊子村,北距縣道南羅公路1公里,駐址保存完好。1932年3月19日,謝子長、劉志丹帶領中國工農(nóng)紅軍陜甘游擊隊在寺村塬一帶發(fā)動群眾,打擊土豪劣紳,在廣泛動員群眾的基礎上,陜甘游擊隊于4月上旬的一天,在湫頭鄉(xiāng)新莊子村岳王廟附近的場里,召開了寺村塬農(nóng)民代表大會。大會主要議程有5項:宣布土地法令和蘇維埃政府的決議和法令;成立革命委員會;分配糧食和游擊隊給養(yǎng)問題;建立赤衛(wèi)隊;號召推翻正寧縣豪紳地主統(tǒng)治。會上經(jīng)選舉成立的陜甘邊區(qū)革命委員會,由于成立地點在寺村塬,故稱其為寺村塬革命委員會。寺村塬革命委員會(又稱陜甘邊革命委員會、辦公地點在張進有家里)由15人組成,農(nóng)民委員10人,游擊隊委員5人;其中常務委員7人,正副主席3人。李杰夫任主席,張進元(車家溝村貧農(nóng))、唐貴榮(西城村中農(nóng))任副主席。委員會駐在新莊子村西洼,下設土地、肅反、財政、糧食4個委員會。會議決定,宣……[詳細]
蟠交古城遺址
  蟠交,即今城關鎮(zhèn)(城關鎮(zhèn)政府),又名老合水、合水老城、合水鎮(zhèn)。在今合水縣城東北、合水川(縣川)中段的北山麓。距縣治三十五公里。古城始建于唐初戍寅之歲(公元六一八年),以城在大小樂蟠二水(即今縣東川及縣北川)交匯處得名.此后直到一九四九年九月縣治遷西華池止,共有一千二百余年的縣級建治歷史。蟠交古城,又名“葫蘆城”。據(jù)府、縣史志記載描述,城建于大川之北,建水(今縣川河)之陽,北負尖嶺、面向平崗。北垣依山,高五丈,南在平陸,東西順山勢而壁立,高三丈,厚丈五;東西最長一百一十五丈,南北(平地)最寬九十五丈,周長三華里零九丈,登高北望儼若葫蘆.當?shù)厝罕妼Υ顺窃猩鷦拥谋扔鳎浩涓诔俏鞅鼻逅疁箱兄校黄渎缮胶蟛旒覟、萬家灣順山梁婉蜒而上;其把在城首北山之巔大有方丈之地;東西二垣起于葫蘆把,順坡而下層,中有細頸形呈葫蘆腰;南垣傍河而長,收作葫蘆底;東西二關之外,地勢開闊平坦,似兩片葫蘆葉。整個葫蘆扎……[詳細]
羅川趙氏石坊
  羅川趙氏石坊位于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羅川鄉(xiāng)街中心。羅川趙氏石坊在羅川城中心共三座:恩寵坊、天官坊、清官坊。恩寵坊為明吏部稽勛司郎中趙邦清于萬歷四十五年為其嫡母劉氏、生母高氏所立。天官坊和清官坊系當?shù)馗h官紳為趙邦清所立。據(jù)《正寧縣縣志》記載:趙邦清,字仲一,號乾所,明時真寧(今正寧永和)于家莊人。曾出任山東滕縣縣令,后-為“吏部文選司主事”,官至“吏部稽勛司郎中”。他的父親趙應魁也曾-為“奉政大夫”。明萬歷二十五年,當湯顯祖在山東滕縣遇見這位羅川-時,他已經(jīng)在當?shù)厝温毼迥。?jīng)過打擊豪強惡霸,重新丈量全縣土地,徹底稽查稅賦、招募饑民,以工代賑,興修水利,完善生產(chǎn)設施,推廣新耕作技術等一系列的工作,在他上任后五年,滕縣由一個“民眾吞樹皮、吃草根、賣兒賣女、逃荒要飯,背井離鄉(xiāng)”的窮縣變成了“禾穗登場谷滿豐,家家雞犬更桑麻;路邊楊柳吐青翠,滿仙盡聞讀聲”的人間桃源。雖然后來因為朝廷0,趙邦清經(jīng)歷了再……[詳細]
慶陽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位于西峰區(qū)董志鄉(xiāng)境內(nèi),距市區(qū)25公里。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歷經(jīng)數(shù)十個朝代增修擴建,形成了一處規(guī)模宏大的石窟群。北石窟寺俗稱大佛寺,是甘肅四大石窟之一。北石窟寺背靠青山,面對碧流,在長12米,高20米的赭紅色石崖之上,開鑿著自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窟龕295個,有大小雕像2125尊,窟龕密集,形如峰房,高二十米,長一百二十米,是隴東地區(qū)內(nèi)容最為豐富的石窟。石窟分上中下三層,其中以奚康生創(chuàng)建的一百六十五號窟為最大,它是以七佛為內(nèi)容的大型窟。七佛造像宏偉精湛,莊嚴肅穆,不失北魏造像的光彩和魅力。伴之七佛而雕造的彌勒菩薩、騎像菩薩、手持日月的阿修羅都是富有藝術感染力的成功作品。除此而外,還有240號窟的北周造像,顯示了敦樸厚重的風度。北石窟寺以唐代窟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是建于武則天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的32號窟?邇(nèi)的大小雕像面容豐腴,秀目含情,飄然欲動,姿……[詳細]
11、石空寺石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空寺石窟
  石空寺石窟位于中寧縣石空鎮(zhèn)西北的雙龍山南麓。又名大佛寺,雙龍山古稱石空山,山東側(cè)石壁峭立,適於開窟造像。這里原有大佛洞、萬佛寺、百子觀音洞、靈光洞等,但如今除萬佛寺外,各窟均被流沙埋沒。石空寺原有大佛洞、臥佛洞、觀音洞、靈光洞、龍王洞等石窟,在石窟前的石壁下建有寺院,寺院中還置有各類塑神像。乾隆《中衛(wèi)縣志》對石窟作過詳細的描述:“寺在半山,為兩院。東院山門內(nèi),重樓依山,樓下啟洞而入,中若著邃屋!瓋稍禾萆想A而上,有真武閣、亦因山窟而室。轉(zhuǎn)西則新建佛殿巍然,內(nèi)外各六楹。其前因山筑臺,憑欄遠眺,河流環(huán)抱,村堡錯落!庇捎谶@里是格里騰大沙漠的南緣,風沙很大,加上晚清時期,社會--,農(nóng)村調(diào)敝,寺院荒廢,無人維修,石窟逐被流沙淹埋。到了本世紀40年代末,僅存一個群眾稱為“九間沒梁洞”的石窟,洞前有寺院一座。“九間沒梁洞”寬為12.5米,進深7.3米,高約20余米,窟室寬敞宏大,窟室前部門上方左右兩……[詳細]
秦一號兵站遺址
  秦一號兵站遺址位于調(diào)令關南側(cè)的大古山梁上,北窄南寬,形似葫蘆,分布在三面臨溝,一面依山的平臺上,北面只有三十米寬的出口緊貼秦直道,形成天然屯兵營地,總面積7000多平方米,據(jù)推斷可屯兵數(shù)千,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1986年全國文物普查中,考古工作者發(fā)現(xiàn)了用姜石鋪成的院落地面和夯土墻基、素面方磚,幾何紋路與繩紋方磚、瓦等十四種建筑材料。據(jù)推斷可屯兵數(shù)千。同時還發(fā)現(xiàn)了石窟寺群和瓦槨秦墓。這都是我國首次發(fā)現(xiàn)。石窟寺里十三處壁畫栩栩如生,彩繪則色澤透亮,白描亦線條清晰。瓦槨秦墓的槨室全用板瓦和筒瓦筑成,墓內(nèi)尸骨無存,但有一對玉鹿,一對玉龍和一個紋飾細膩的玉璧,色澤依然純正。墓內(nèi)出土的一個黑底間有紅倏的木質(zhì)漆盤,雖然木已全腐,但漆層結(jié)成的外殼完整無缺,足以表明秦代涂漆藝術之高。從瓦礫散布的面積和殘瓦上的標記看,其兵站規(guī);趾。明初所置巡司就是在兵站遺址之上。由兵站變巡司、由巡司變耕田,歷經(jīng)千……[詳細]
塔兒灣石造像塔
  塔兒灣石造像塔合水縣城東北部約70公里的太白鄉(xiāng)苗村川塔兒灣村,堪稱中國造像像塔而聞名,那一座造像塔,始建于宋代,以鑿磨的紅砂巖石條塊疊砌而成,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式建筑,共十三層,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吨袊芬粫J為它是中國最為纖細的古塔,將其列為稀有的古建筑和珍奇的名勝之一。高約12米,經(jīng)寬一點四米,原無臺基及基座,形體清癯纖細,塔身第一層特高,達兩米。第二層以上逐漸縮短,二、四層南面各設一假門,各層有塔檐,檐下出疊澀兩層。檐角有仿木轉(zhuǎn)角斗拱,檐下雕出檐緣,檐上雕出筒狀瓦櫳。塔頂為石雕剎柱,剎基以上為相輪三匝,華蓋一層上置寶珠。塔身第一層,每面約有浮雕石刻造像,雕刻技法纖巧細膩疏密相間,每面雕像分為五幅,共四十副,每幅雕像法纖巧細膩,疏密相間。每面雕像分為五幅,共四十幅,每幅雕像十三至十五身,共造五、六百之多。內(nèi)容多為佛說法圖,即一佛居中,坐在蓮花座或方形束腰座上,結(jié)跏跌座,身披袈裟。有……[詳細]
凝壽寺塔
  凝壽寺塔位于甘肅省慶陽市寧縣政平鄉(xiāng)政平村,塔因寺得名。該寺塔地處馬蓮河、無日天溝河、涇河三河交匯處,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唐代在此設過定平縣,明代設政平驛,清代為鎮(zhèn)。清代山洪沖毀寺院,僅存此塔,依外觀推測約建于唐宋。凝壽寺塔建于五代時期,通體磚結(jié)構(gòu),平面呈正方形樓閣式,共五層。通高21.2米,基寬6米。第一層正面開南門,門高2.2米,寬1.58米。第二層開東西直門洞,第三層開南北直門洞,以此規(guī)律開門洞至五層。塔上疊澀出檐,第一層檐部斗拱每面兩朵,一斗三升,隱出泥道拱一跳,用普柏枋承擔。在拱眼上繪有牡丹、蓮花、菊花,上承疊澀出檐九層,檐上方椽鋪以筒瓦。第二、三層有磚雕仿木欄桿,欄桿所砌磚面雕刻各種花紋,第四層以上無座。塔內(nèi)有室,南北進深2米,東西寬2.11米,依梯形直通塔頂,各層均設木樓板,現(xiàn)樓板已毀,留存四層梁。塔磚尺寸分別為33×18×5厘米,33×18.5×6厘米,38×20×4厘米,用……[詳細]
15、康濟寺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康濟寺塔
  康濟寺塔建筑結(jié)構(gòu)系平地而起密檐式空心磚塔,由塔身、塔座、相輪寶頂三部分組成,位於寧夏同心縣韋州鎮(zhèn)的古韋州城東南的康濟禪寺廢址內(nèi),塔建於西夏年間,塔高三十九.二米,外形呈八角形,為平地而起的密檐式空心磚塔,時代曾兩次增修?禎U寺逢西夏(一○四八年至一○六八年)初建盛八百多年,後毀於清朝同治年間?禎滤伤怼⑺、相輪寶頂三部分組成。塔的底層較高,二層以上被層層密檐平座緊箍向上,逐級收縮,與塔剎寶頂有機結(jié)合,形成剛勁有力的拋線外輪廓,顯得凝重柔美,體現(xiàn)了我國早期密檐式佛塔的風格。毗鄰有覆缽式磚塔一座,高度約為康濟寺塔的一半,具有藏式風格![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