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院,在東南亞及港澳臺華僑華人中有深遠的影響。金粟禪林寺是一座有幾百年歷史的寶寺古剎,系十方僧人常住之地,被譽為江北名剎。原為明嘉靖年間右僉都御史、寧夏巡撫張久一南塘別墅故址,清康熙二年(1663年)宋祖法購之:修建佛堂,齋堂、客堂、宿舍數十間,并將附近的水月庵,白衣閣舊址歸入,改建為寺,占地面積500畝,康熙十年(1671年)落成。因寺中多植金粟、桂花而故名。寺的開山鼻祖為云莪和尚,原為明朝遺老,絕意不愿清朝官者,他在汝州風穴寺出家,因與祖法有同年之誼,祖法在寺院落成時親迎他來主持寺政,云莪一到即開壇講經,弘揚佛法,又為寺院規(guī)定極為嚴肅的戒律,從此傳至四十余世的萬慧和尚。金粟禪林寺西院為游憩之所,建有瑞芝閣、白衣閣、水月庵、宛在堂、醒花草堂、清心廳臥梅軒、此君亭、浮云亭、永心亭等;東院為寺觀建有大雄寶殿、彌勒殿、準堤殿、方丈寢殿、藏經閣、拈花閣、觀音靜室、鐘鼓樓、云水堂、延壽堂、齋堂……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