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VA免费看成,亚洲精品高清中文字幕完整版,国产免费a,国产一级特黄生活片,欧美日本一区视频免费,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999,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漳州市旅游

漳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61、東山碑廊
東山碑廊
  東山碑廊位于東山風動石、關帝廟與古城墻之間的一片坡地。古城北門內有一岔路通往蓮花池。在這條林中小路的中段兩側,一高一低面對面矗立著兩座石碑坊,低的為“民俗角”入口,高的便是碑廊的入口。拾階而上,過了碑坊,只見一道長長的碑墻,順著山勢,緩緩而上,雪白的墻上,鑲嵌著一方方泛著青光的古碑。碑墻每隔一段鑿開或方或圓的門洞,兩面墻腳均以青石板鋪就平整光滑的廊道,可雙面觀賞古碑,又顯空靈開朗。墻頭仿懸山屋頂式樣,飾以碧綠琉璃瓦,在太陽底下,流光溢彩。碑墻的延伸,或挺然獨立,或依傍大石,或緊貼巖壁,在那片坡地上圈出一個近似方形的園子。園內巧妙利用山坡地勢,修整出若干個臺地,有高有低,錯落有致,曲徑臺階,上上下下,通達其間。臺地上綠草如茵,草地上保留著自然的山石,點綴著雜色花木。園內北端一棵年青的榕樹傲立,與南端一棵象牙紅樹相對,一個如佩玉的君子,一個似戴花的少女,雙雙高出碑墻,極富情調。碑廊的古碑,有告……[詳細]
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
  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位于長泰縣武安鎮(zhèn)羅侯山頂。長泰縣為紀念在解放戰(zhàn)爭中犧牲的烈士9人,在剿匪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的烈士20人,在建立鞏固革命政權中被敵人殺害犧牲的村干部21人,在抗美援朝保衛(wèi)海防邊疆等戰(zhàn)斗中犧牲的11人,在為社會主義建設中獻身的烈士4人,共65名革命烈士,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園。由于種種原因,安葬在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的革命烈士只有16名。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59年12月,陵園面積4262平方米,陵園正中央的圓臺上矗立著“革命烈士精神永垂不朽”紀念碑,紀念碑四周的山坡受雨水沖刷,曾出現(xiàn)崩塌現(xiàn)象,政府投入資金維修,及時構筑了三道擋土墻。陵園內有16位烈士的單體墓,坐西朝東,呈“U”形排列,墓埕鋪方形石磚。各墓碑刻有該烈士犧牲的時間、地點、姓名、籍貫等。陵園歸屬長泰縣政府民政局管理。民政部門相當重視,投入資金進行維修,聘請專人管理。1983年6月,增建一座涼亭。2006年,又在南側增……[詳細]
長田革命舊址歪嘴寨
  長田革命舊址歪嘴寨位于詔安縣金星鄉(xiāng)湖內村長田自然村,年代為1929-1949年。簡介:歪嘴寨是長田沈氏聚族而居的樓寨,也是明代中直義士沈胄和清末民國時期愛國將領沈瑞舟將軍的故居。樓寨建于明代,因其建造時宅基受局限,樓大門偏移中心軸線,故名“歪嘴寨”。建筑面積1038平方米,現(xiàn)保持始建時期的平面格局和空間結構,樓高二層,后山墻與兩側山墻交接處抹圓,外墻用三合土高筑,二層遍布-眼射擊孔,具有典型的防衛(wèi)功能。寨門前埕樹立光緒三年(1877)武進士、御前花翎侍衛(wèi)沈瑞舟石旗桿一座。歪嘴寨是烏山游擊隊指揮部和閩粵贛邊區(qū)閩南支隊的重要活動據(jù)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烏山游擊隊隊長林秋光、游擊隊警衛(wèi)隊隊長沈木才、游擊隊員沈長元、沈扁頭、沈阿鵠等人,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中共云和詔縣委和閩粵獨立營領導人盧勝、陳文平,以及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烏山閩粵贛邊區(qū)閩南支隊領導人王漢杰、李阿偉等均長期在此開會、接頭和開展革命斗爭活動。……[詳細]
漳州二宜樓
  位于華安縣仙都鎮(zhèn)大地村,它是我國圓士樓古民居的杰出代表,素有“土樓之王”“國之瑰寶”之美譽,它以規(guī)模宏大、設計科學、布局合理、保存完好聞名遐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宜樓”樓匾已收入《中華名匾》一書。二宜樓為單元式與通廊式相結合的圓士樓,創(chuàng)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圓樓直徑73.4米,底層墻厚2.53米,通高16米,全樓分十二單元,共192開間。其結構功能分工清楚,圓樓分內外二環(huán),外環(huán)四層方樓為居室、祖廳,內環(huán)平房為炊室、餐廳;各單元內有天井、梯道,自成體系,四樓墻厚80公分,以一米寬墻體作隱通廊,溝通12單元,具有隱私獨立性,又有凝聚聯(lián)系性。土樓的防御功能齊全,大門和兩個小門上有漏沙泄水孔以防火攻,四層開窗平時覽景觀光,戰(zhàn)時作槍眼用,有置燈和上屋頂裝置;層底有暗道通往樓外,各單元設有傳聲道,便于內外聯(lián)系;各單元均置豎孔,由一樓直至四樓,作維修屋頂?shù)跷镉,危急時人亦可從此……[詳細]
中共云和詔縣委舊址
  中共云和詔縣委舊址位于詔安縣建設鄉(xiāng)月港村,年代為1935-1937年。簡介:原為月港陳氏族人大宗祠堂或支系祖祠,陸續(xù)建于清中后期至民國時期,由達三祠堂、陳氏祖祠、陳氏少宗、成德祠堂和裕德祠堂共五座建筑組成。1935年至1937年7月期間,中共云和詔縣委機關設于此,同時是中共閩粵邊特委機關和閩粵邊獨立營的重要活動基地。1937年7月14日,中共閩粵邊特委代書記張敏在達三祠堂召開縣委擴大會議,傳達國共合作“6·26”的政治協(xié)定和特委關于召開“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會議精神。16日國民黨詔安保安大隊突襲月港村。與會縣委委員羅貴炎當場犧牲,閩粵邊特委代書記張敏、云和詔縣委書記李才炎等14人被捕,押送途中吳老獅等3人犧牲,其余人員押往縣城監(jiān)獄關禁。20日張敏等12人被殺害于詔安城郊良峰山麓虎咬巷。這是抗日戰(zhàn)爭初期我黨受國民黨假和談蒙騙發(fā)生的一次沉痛事件,史稱“月港事件”。2018年,中共云和詔縣委舊……[詳細]
歪嘴寨閩粵邊區(qū)烏山游擊隊指揮部舊址
  歪嘴寨閩粵邊區(qū)烏山游擊隊指揮部舊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金星鄉(xiāng)湖內村長田自然村,是長田沈氏聚族而居的樓寨,也是明代義士沈胄和清末民國時期愛國將領沈瑞舟將軍的故居。樓寨建于明代,因其建造時宅基受局限,樓大門偏移中心軸線,故名“歪嘴寨”。建筑面積1038平方米,現(xiàn)保持始建時期的平面格局和空間結構,樓高二層,后山墻與兩側山墻交接處抹圓,外墻用三合土高筑,二層遍布-眼射擊孔,具有典型的防衛(wèi)功能。寨門前埕樹立光緒三年(1877)武進士、御前花翎侍衛(wèi)沈瑞舟石旗桿一座。歪嘴寨是烏山游擊隊指揮部和閩粵贛邊區(qū)閩南支隊的重要活動據(jù)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烏山游擊隊隊長林秋光、游擊隊警衛(wèi)隊隊長沈木才、游擊隊員沈長元、沈扁頭、沈阿鵠等人,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中共云和詔縣委和閩粵獨立營領導人盧勝、陳文平,以及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烏山閩粵贛邊區(qū)閩南支隊領導人王漢杰、李阿偉等均長期在此開會、接頭和開展革命斗爭活動。1929-194……[詳細]
皮定均將軍陵園
  皮定均將軍陵園位于深土鎮(zhèn)灶山上,由將軍紀念園、骨灰安置處、飛機失事現(xiàn)場三處組成。園中還修建了八角亭、五角亭和六角亭三座涼亭,分別象征著將軍戴過的八角帽、帽徽上的五角星和胸前配戴的六角勛章。整座陵園莊嚴肅穆,寧靜悠遠,令人頓生崇敬之情。 1976年7月7日,是一個令人悲痛的日子,福州軍區(qū)司令員皮定均將軍因飛機失事永遠長眠于丹山上。為了紀念將軍,后人在那里建立陵園和紀念亭,陵園前有-、-等人題字,亭中有張愛萍將軍等題詞多處,陵園于2009年被列為“漳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皮定均將軍(1914-1976)為安徽金寨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杰出將領,軍事家?箲(zhàn)時期曾任八路軍太行軍區(qū)第五、第七軍分區(qū)司令員,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司令員。解放戰(zhàn)爭時期率領中原軍區(qū)第一縱隊第一旅突圍中原,創(chuàng)下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做出了不朽貢獻。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并擔任福建軍區(qū)副司令員,蘭……[詳細]
福塘建筑群
  福塘建筑群位于平和縣秀峰鄉(xiāng)福塘村,年代為清至民國。簡介:由萬順大厝、茂桂園、留秀樓、觀瀾軒、旭日東升厝、壽山聳秀樓、聚奎樓、親睦堂等8處建筑組成。其中萬順大厝、茂桂園、留秀樓、觀瀾軒、旭日東升厝、壽山聳秀樓為合院式民居,聚奎樓為土樓民居,親睦堂為祠堂。該建筑群營造年代分別為清早、中、晚期,惟聚奎樓為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旅泰華僑籌建。萬順大厝是1927年朱德率南昌起義軍回師入閩時,途徑福塘的駐扎地。保護范圍:茂桂園、留秀樓、觀瀾軒、萬順大厝為成片保護,其四周保護范圍為:東至德陽居東側巷道,南至南陽樓、留秀樓前巷道,并從萬順大厝后墻向外延伸9米,西至攀桂樓西側,北至南山舊街、萬順大厝前圍墻。親睦堂:向東延伸15米,向南延伸25米,向西延伸5米,向北延伸15米。旭日東升厝:向東延伸22米,向南延伸13米,向西延伸19米,向北延伸9米。壽山聳秀樓:向東延伸15米,向南延伸10米,向西延伸8米……[詳細]
69、和貴樓
和貴樓
  和貴樓坐落在梅林鎮(zhèn)珍山村,由簡次屏公建造的,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又稱山腳樓,占地面積1298.8平方米,總投資一萬五千兩銀子。和貴樓,顧名思義,是勸世人弘揚以和為貴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樓如其名,在高速變化潮流中,它顯得異常的祥和、安寧、沉穩(wěn)。樓高5層21.5米的長方形大樓,一層土墻厚1.34米,由下而上遂層縮小,到第五層墻厚僅65厘米,是縣內最高的一座方土樓,內部土木結構規(guī)整,有140個房間。樓正中開1個大門,樓內東西南北四角安有4部梯道通向各層樓。天井中心建三間一堂式學堂,堂前門上掛著兩塊來頭不小的匾牌,一個是由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頒發(fā),由簡羨強立的“興學敬教”匾牌;一個是中華民國計六年十月由國民政府僑務委員會委員長陳樹仁贈送,由簡羨強立的“興學利僑”匾牌。和貴樓是花了幾千根松木做基建造在沼澤地上的,由于松木木質的特殊性,和貴樓經歷過數(shù)次地震仍然不倒,院子中的空地,踩上去軟綿綿的,……[詳細]
70、三官大帝廟
三官大帝廟
  三官大帝廟(俗稱三界公廟),位于縣境赤嶺畬族鄉(xiāng)山平村雨霽頂山丘上,所祭之神稱“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稱“三界公”,為縣級重點文物?h道從廟前通過,距縣城約50公里。祭壇無廟無神像,僅在露天設一祭壇定時祭拜,這是延續(xù)古代民眾對大自然的一種崇拜方式。該廟始建于明宣德年間(1430年),重修于清代,今存有石碑8通,迄今560多年,一直由官潯王姓和赤嶺藍姓村民共同奉祀,形成一種特異的民俗。 近幾年,在祭壇邊改建一座八角亭,在坡后重建一座廟宇,祀增塑的三官大帝神像和唐開漳功臣馬仁。廟區(qū)占地近60畝,建有綜合管理樓、戲臺、游客休息室等建筑物。該廟歷來香火旺盛,朝圣者絡繹不絕。每逢寅、已、申、亥年的正月是大型祭祀日,屆時有數(shù)百人抬著古香古色的“輦”和奇裝異服的“藝”,以及舞獅舞龍、大車鼓、高蹺等隊伍,巡回表演,并舉行盛大的祭拜儀式,趕廟會的民眾可達數(shù)萬人之多。三官大帝廟的信眾頗廣,除縣境……[詳細]
陳政墓和陳元光墓
  位于云霄縣城西面3公里處的將軍山麓,將軍山開漳圣跡之一,是“開漳圣王”陳元光之父陳政及夫人司空式合葬墓所在地。陳政墓始建于唐儀鳳二年(677年),墓葬規(guī);趾,有享堂、石人、石獸、神道碑等。根據(jù)出土柱刻,墓前“甲騎具裝”石馬等雕刻系南宋嘉熙庚子年(1240年)增置之遺物,其風格和工藝為國內所罕見。陳政,字一民,光州固始(今屬河南)人。唐總章二年(669年),因泉州和潮州發(fā)生農民起義,陳政奉旨來閩“平亂”。公元677年4月,陳政病歿,葬于將軍山。其子陳元光襲其職。唐垂拱二年(686年),開漳圣王陳元光于云霄縣西林村建立漳州府,從此,云霄成為漳州府發(fā)祥地,吸引眾多海內外游客前來尋根謁祖,F(xiàn)墓地尚存馬、羊等唐代大型石雕,附近有磨劍石、試劍石等勝景,現(xiàn)已開辟為將軍山公園,建有公園大門、龍池、歸德樓等新景點。墓的附近有一溪澗,名馬坑,相傳為陳氏飲馬處,山麓有磨劍石。將軍山海拔426米,高標秀異,每逢……[詳細]
仙字潭摩崖石刻
  仙字潭摩崖石刻 位于漳州城西北30公里處華安縣沙建鎮(zhèn)九龍江支流汰溪中游。這里山巒連綿起伏,溪水折曲成潭。北岸臨水懸崖的峭壁上,遺存著許多古石刻,除“營頭至九龍山南安縣界”一處為漢字外,其余都是離奇古怪的紋樣。紋樣有大至長0.74米、寬0.35米的,有小至長0.15米、寬0.09米的,形狀各異,共50多個,占位長30余米,像是字,又像畫,還似符號,神秘深奧,人莫能識,于是訛傳為神仙所書,故名“仙字”。此地亦因之稱為仙字潭。唐代韓愈譯之為“詔□(原注:闕一字)黑視之鯉魚天公卑殺人牛壬癸神書急急”;唐代李協(xié)辨之為“泉漳兩州,分地太平,永安龍溪,山高水清,千年不惑,萬古作程”。20世紀初尤其是50年代以來,眾多專家對此石刻進行科學的考古調查與研究,認為這是一處相當于中原地區(qū)商周時期的本地少數(shù)民族文化遺存。對其族屬問題,有吳、畬、越族三說。關于它的性質,有說是文字,也有說是巖畫。至于它的內容,更是眾……[詳細]
林畬中共閩粵邊特委機關舊址
  林畬中共閩粵邊特委機關舊址位于詔安縣官陂鎮(zhèn)林畬村豆畬自然村,年代為1937-1946年。簡介:原為豆畬張氏祖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2012年重修,為一進帶兩廂的懸山頂式建筑,建筑面積289平方米,占地面積760平方米。1929年東江紅軍48團在大革命失敗后從廣東轉移至豆畬村避敵。1930年起中共饒和浦詔縣委領導和機關干部多次到豆畬休整并經常在張氏祖祠召開會議,是南方三年游擊戰(zhàn)爭時期烏山根據(jù)地黨和紅軍的隱蔽指揮所。1935年10月饒和浦詔縣委改組為云和詔縣委。1937年7月的月港事變后,原云和詔縣委領導全部犧牲,同年8月中共閩粵邊特委書記何浚派盧叨到豆畬村重建閩粵邊特委和云和詔縣工委。1941年云和詔縣委機關設在張氏祖祠內,1944年在此成立閩南政保隊。2018年,林畬中共閩粵邊特委機關舊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西廂房外檐滴水位各向……[詳細]
中美合作所華安班舊址
  中美合作所華安班舊址位于華安縣華豐鎮(zhèn)下坂村,年代為1944-1946年。簡介:全稱為“中美合作所第六特種技術訓練班”,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美兩國軍事情報機構在國際反法西斯戰(zhàn)線合作的歷史見證。舊址包括訓練班教室及美軍教官宿舍舊址、訓練班膳廳和軍械庫舊址及青年團干訓班舊址3處建筑。訓練班教室及美軍教官宿舍舊址位于現(xiàn)下坂小學舊校區(qū),為1944年8月訓練班成立時所建,由三排單層的磚木結構建筑組成,建筑面積764平方米,占地面積2163平方米。訓練班膳廳和軍械庫舊址原為始建于清代的龍安巖寺廟,現(xiàn)存兩進帶兩廂格局和兩排單體民房,建筑面積684平方米,占地面積1438平方米。青年團干訓班設在李氏小宗祠堂種德堂內,為兩進懸山頂式建筑,建筑面積230平方米。龍安巖寺保存的美軍飛行員殉難碑和種德堂內保留完好的二戰(zhàn)地圖壁畫、標語等是珍貴抗戰(zhàn)遺跡。保護范圍:各單體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中美合作所華安班……[詳細]
東山戰(zhàn)斗烈士陵園
  東山戰(zhàn)斗烈士陵園位于東山縣西埔鎮(zhèn)石壇村后的石壇埔,距縣城西埔2里多,建于1953年,是省政府公布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山保衛(wèi)戰(zhàn)是國共兩黨在大陸的最后一次戰(zhàn)役。1953年7月16日,--民黨當局為了策應美國的侵朝戰(zhàn)爭,為實現(xiàn)“--大陸”的美夢,拼湊四個主力團,兩個海上突擊隊和兩個傘兵中隊,約13000人,在軍艦、飛機和水陸兩棲坦克的配合下,悍然竄犯東山島。面對十倍于我的敵人,東山島軍民英勇奮戰(zhàn),最后在我援軍的強大攻勢下,共殲滅國民黨軍3000多人,敵軍倉皇從海上逃走。歷時36小時的東山保衛(wèi)戰(zhàn)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戰(zhàn)斗結束后,為了紀念為保衛(wèi)祖國而犧牲的烈士,就在我軍民曾與國民黨軍隊浴血奮戰(zhàn)過的石壇埔,興建了方圓一公里的“東山戰(zhàn)斗烈士陵園”,供后人瞻仰。東山戰(zhàn)斗烈士陵園建筑雄偉壯觀。從北大門進入陵園,迎面是一座高大而莊嚴的“東山戰(zhàn)斗紀念碑”,高13.8米,正面鐫刻“東山戰(zhàn)斗紀念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