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VA免费看成,亚洲精品高清中文字幕完整版,国产免费a,国产一级特黄生活片,欧美日本一区视频免费,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999,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旅游

江蘇省文物古跡介紹

總前委舊址紀念館
  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是第二代核心領導人鄧小平同志戰(zhàn)斗-過的地方,作為市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陣地,自98年開館以來,發(fā)揮了較好的作用,已累計接待參觀者20多萬人次,尤其是在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教育和紀念抗戰(zhàn)勝利六十周年活動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全年接待人數(shù)達6萬人之多。目前,丹陽市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已成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為了更好地發(fā)揮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對全社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作用,總前委舊址紀念館進行了全面修繕改建?偳拔f址紀念館坐落于丹陽市內(nèi)城河路寶塔弄5號(原戴家花園)。包括舊址和紀念館兩個部分,占地1344平方米。為二層樓房,F(xiàn)舊址按當年的原貌布置陳列。紀念館為一幢三層樓房,內(nèi)設《光輝的總前委》展覽,運用圖、文、聲、光、像等現(xiàn)代化手段,將總前委的光輝歷程完整地呈現(xiàn)給觀眾。1949年4月渡江戰(zhàn)役勝利后,由陳毅、粟裕、譚震林五人組成的總前委來……[詳細]
新四軍四縣抗敵總會紀念館
  新四軍四縣抗敵總會紀念館,原址為寶堰鎮(zhèn)“怡和酒行”,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2668平方米。該建筑建于1921年,1982年3月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筑具有典型的中西結(jié)合的建筑特色,設計科學,構(gòu)思精巧,工藝考究,屬蘇州園林建筑風格。令人稀奇的是,宅院設有更樓,哨樓,空中通道,地下暗道,它分布合理,防衛(wèi)能力異常堅固。1995年9月,紀念館建成并對外開放。館名由原國防部長、國務院副總理張愛萍將軍親筆題寫。1938年6月15日,陳毅率領新四軍第一支隊到達寶堰,設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諸機關于寶堰鎮(zhèn)前隍村。陳毅等領導同志則居住辦公在寶堰鎮(zhèn)怡和酒行大院內(nèi)。1938年7月7日,為紀念抗戰(zhàn)爆發(fā)一周年,陳毅在寶堰鎮(zhèn)怡和酒行大院召開鎮(zhèn)江、句容、金壇、丹陽四縣各界人士代表大會,籌備成立四縣抗敵自衛(wèi)委員會(簡稱四縣抗敵總會),同時,頒布了新四軍東進以后的第一張布告《號召抗日人民粉碎自……[詳細]
蘇州蘭鳳寺
  蘭鳳禪寺坐落在蘇州西郊鹿山新民村山麓的地方,蘭鳳禪寺又名蘭鳳塔院,原名景福寺庵,始建于元代大德二年(1298),與陽山北(陰)的尊相寺的始建,是相同年月!澳媳币嬲茫嘤吵奢x”,由主持道宏所建。據(jù)史料記載:在清干隆年間,有一高僧名曰蘭鳳禪師,當時他靜修于此,面壁十年,得佛點化,乃成神鳳,從別處馱來了小鹿山。從此,福祿(鹿)祥和,保佑一方百姓,故后人將蘭鳳禪師仙逝后納骨于后院,今寺后面有其化塔,殿前有其遺像,故庵又名蘭鳳禪寺。據(jù)《地方志》上記載:鹿山乃吳國養(yǎng)鹿之地,吳王為寵伎西施養(yǎng)鹿千頭,采其茸成藥,來調(diào)養(yǎng)西施身體,此時吳王沉迷其中。有詩曰:“山下花開一色紅,花下千頭鹿養(yǎng)茸。銜花日獻黃面老,夾群時入青蓮宮!甭股街,一派祥和之景,太平盛世之兆,千頭鹿茸滋潤出一方風水寶地,從此以后,該地成為歷代名人墓葬的寶地。該寺到了永樂二年(1404)得以重建,至清嘉慶時又廢,到了清初時,有一位名叫見月的……[詳細]
蘇州文廟(蘇州碑刻博物館)
  蘇州文廟位于江蘇省蘇州市人民路南隅。蘇州文廟是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任蘇州郡守時創(chuàng)建的,經(jīng)歷代增修擴建,占地極廣,屋宇甚眾。根據(jù)《吳縣志》記載,南宋淳祐年間即有屋宇二百十三間,現(xiàn)存建筑除大成殿外,大部分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的。大成殿西闊七間,進深四間,重檐廡殿頂,殿前有寬敞的月臺,宏偉壯觀。蘇州文廟現(xiàn)辟為碑刻博物館,內(nèi)有四大宋代碑刻:地理圖碑、天文圖碑、帝王紹運圖碑和平江圖碑,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價值!暗乩韴D碑”的大小與天文圖碑相近,碑端正中榜題陽刻隸書“地理圖”三個字。碑刻繪了中國宋代的地形圖,分上圖、下文兩部分,分別為1.24米和0.49米。上部的地形圖,采用了線條和形象圖形相結(jié)合的中國傳統(tǒng)地圖繪制法,對中國大陸的山脈、河流、森林、長城,以及各路、府、州、軍的地理位置等,都刻畫得十分清晰,歷歷在目。碑下部的36行、645字釋文,大致記述了自夏禹至宋的歷代版圖變遷情……[詳細]
王韜紀念館
  王韜紀念館在甪直中市下塘街6號,為一座具有清代建筑風格的住宅,占地800平方米。坐東朝西,共分王韜生平事跡陳列室、王韜故居和韜園三部分。門樓上 書有錢君匋先生題寫的館名,宅中為面闊三間的鴛鴦廳,上懸匾額“蘅花館”,大廳正中豎有高大的木雕屏風,屏風前置有王韜半身銅像,廳柱上分別鐫刻著王韜自撰的對聯(lián):“短衣匹馬隨李廣,紙閣蘆簾對孟光!边有當年康有為題贈給王韜的對聯(lián):“結(jié)想在霄漢,即事高華嵩!弊詈笫且粋小花園,名為弢園。每當談及改良,人們必然會聯(lián)想到“康梁”。而早于“康梁”力主變法自強的王韜,則鮮為人知。其實,王韜的思想、主張在當時是頗有影響的,他曾提出“富強即治國之本”,提倡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要求發(fā)展工商業(yè)和新式交通事業(yè),主張改革封建的科舉考試制度、學校制度,為戊戌變法作了輿論準備,只不過當局“用其言而仍棄其人”而已。王韜(公元1828年—1897年),近代著名思想家,清末改良主義政論家……[詳細]
南京徐悲鴻故居
  徐悲鴻故居坐落在南京傅后崗4號,建于1932年12月。它是一座精巧別致的二層小樓,有客廳、餐廳、臥室、畫室、浴室以及衛(wèi)生間等,還有寬敞的庭院。當年庭院里植有兩株高達數(shù)丈的白楊樹,周圍用竹籬笆圍就。徐悲鴻(1895-1953年),江蘇省宜興人,原名壽康,改名黃扶,更名悲鴻。1919年留學法國,精通中西繪畫,尤其擅長畫馬。他是中國當代美術教育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生前曾任北平藝術學院院長、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中央美術學院長、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xié)會主席。1928年,徐悲鴻受聘為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次年5月,偕夫人蔣碧薇由上海移居南京,先住在石婆婆庵一幢大雜院式的宿舍里,只有兩個房間。二三個月后,搬進鼓樓附近的丹鳳街中央大學宿舍。這是一幢二層的舊式樓房,每層有八個房間,住有四戶人家,徐悲鴻夫婦和謝壽康先生住在樓上,何兆清夫婦和曾昭倫先生住在樓下。徐悲鴻分得其中的四間房子,蔣碧薇的父母也與他們同住在一起![詳細]
鎮(zhèn)江金山寺
  金山寺寺門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櫛比,亭臺相連,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閣、妙高臺、楞伽臺及金山的標志-慈壽塔等景觀。慈壽塔下的“周鼎、金山圖、銅鼓、玉帶”合為“四寶”,被稱為金山寺鎮(zhèn)山之寶。遍山布滿金碧輝煌的建筑,以致令人無法窺視山的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說。家喻戶曉的“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神話故事也緣于此。許多人正是從“水漫金山”開始,認識金山、了解鎮(zhèn)江。大雄寶殿這是一座別具一格的寺廟建筑,氣勢恢宏而莊重,工筆彩繪但卻艷而不俗。窗格一反檐柱結(jié)構(gòu)而是安裝在步柱上。大殿的前后壁上,鑲有六扇檀香木雕圓窗,山水人物栩栩如生,講述著與金山寺有關的歷史人物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大殿的四面卷棚——五十六尊羅漢分別高居于卷棚之上俯視著南來北往的香客游人,形成了它的獨特風格,整個大殿顯得不同凡響。楞伽臺又名蘇經(jīng)臺、書經(jīng)樓。位于半山之上,推窗遠眺,碧空江流撲面而來,樹影婆娑,古木參天,樓閣迂回,如入迷宮。相……[詳細]
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
  徐霞客故居位于徐霞客鎮(zhèn)南陽岐村,始建于明代,占地1160平方米,建筑面積500平方米,現(xiàn)有房屋三進兩側(cè)廂;◤d布展介紹徐霞客的生平事略及其對巖溶地貌、水道地理的研究成果;正廳名“崇禮堂”;天井有徐霞客手植羅漢松一株。故居東南有始建于明代的勝水橋,相傳徐霞客每次乘船出游,徐母都會在此送行。故居西南的晴山堂建于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壁間嵌砌石刻76塊,其中有倪瓚、宋濂、董其昌、文征明、祝允明、黃道周等大家手跡。晴山堂后園有徐霞客墓。晴山堂在馬鎮(zhèn)南腸歧村。初建于明天啟元年(1621)。崇幀十七年(1644)毀于兵燹。石刻幸存,后移于徐氏宗祠壁間。1978年,在村南璜溪河畔重建晴山堂。堂坐西朝東,三面環(huán)水,占地538平方米。仿明式建筑,3間敞連,10架進深,古色古香。正中“晴山堂”匾額,為朱穆之所書,前置1.8米高徐霞客母子塑像,南、西、北壁間嵌砌著晴山堂石刻76塊、《晴山堂帖敘略》木刻2塊……[詳細]
189、洪澤湖大堤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洪澤湖大堤
  洪澤湖大堤北起淮陰區(qū)碼頭鎮(zhèn),南迄洪澤縣蔣壩鎮(zhèn),全長67公里,全部用石料人工砌成。大堤始建于東漢建安年間,至清乾隆年間方建成。洪澤湖大堤的筑堤成庫規(guī)劃和直立條式防浪墻壩工程技術代表了當時世界的最高水平。洪澤湖大堤始建于1800多年前,有著“水上長城”的美譽。據(jù)史料記載,東漢建安五年,廣陵太守陳登筑高家堰三十里,以防淮水東侵,高家堰便是洪澤湖大堤的萌芽。南宋時因戰(zhàn)亂,造成黃河奪淮,直到明萬歷七年,河督潘季順實行“蓄清刷黃”政策,即將高家堰加高并向南延伸六十里,形成洪澤湖大堤。從1580年(明萬歷八年)起,洪澤湖大堤就開始增筑直立條石墻護面,歷經(jīng)明清兩代171年,使用千斤條石6萬多塊,達60萬立方米以上,且規(guī)格統(tǒng)一,筑工精細,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水利建設的高超技藝。江蘇淮安……[詳細]
190、溧陽報恩寺
溧陽報恩寺
  報恩寺為溧陽名寺。舊寺座落在溧城外黃家村,新寺座落在秀麗的天目湖畔。舊寺古色古香。新寺泰國式風格,四周林木參天,臨于煙波浩淼的天目湖北側(cè)。報恩寺點綴其間,給人世外桃源,人間仙境的美妙感覺。新舊兩寺重建于1994年,新寺占地面積33350平方米。報恩寺歷史變遷:報恩寺之名,系取自《佛說心地觀經(jīng)》和《大方便佛報恩經(jīng)》中“報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三寶恩!倍U寺始建于南朝梁代梁武帝蕭衍天監(jiān)(公元502年-519年)年間。原址在溧城西北50華里處,在今上興、上沛鎮(zhèn)一帶。報恩寺的建立正值佛教鼎盛時期。南朝宋、齊、梁、陳各代皇帝都篤信佛教,佛教幾乎成了“國教”。梁武帝信佛教,曾4次舍身于建康(今南京市)城中最大的寺院同泰寺。他對佛教的推動發(fā)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唐詩人杜牧曾歌吟:“南朝三百六十寺,……”可以想見當時崇樓峻閣、高臺寶塔聳入云天的壯觀景象。原在溧城西北的報恩寺于唐代武宗會昌(公元841年-……[詳細]
同里耕樂堂
  耕樂堂,位于西柳圩,陸家埭中段,朝東面河,系明代處士朱祥所建,由時任南京國子監(jiān)學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記。朱祥,字廷瑞,號耕樂。堂名取其號。朱祥曾因協(xié)助江蘇巡撫周文襄公,修建寶帶橋有功,授予他官職,朱祥不愿為官,決志歸隱,引疾家居,一時達官敬重之。周文襄公、吳匏庵、趙半江、莫鱸鄉(xiāng)俱有贈詩,莫又為之記。晚歲益遺世務,日與鄰翁野叟徜徉山水間。耕樂堂是傳統(tǒng)的前宅后園布局,前宅由門廳、正廳、堂樓,后園由荷花池、三曲橋、三友亭、曲廊、鴛鴦廳、燕翼樓、古松軒、環(huán)秀閣和墨香閣組成,園西還有西墻門,可通郊外,是典型的明清宅第。占地4268平方米(六畝四分)。初建時,共有五進52間,后歷代興廢,已非原制,F(xiàn)有三進41間,有樓、園、齋、榭、廳、堂、樓、閣。前宅第一進是門廳,露門五間,前置褐色木門和竹絲門檻,莊重樸實,第二、第三進均為堂樓,前堂樓高大寬敞,后堂樓相對底矮,但樓層仍顯得高爽明亮。前堂樓為第二進,是三明兩……[詳細]
伯先路近代建筑群
  伯先路近代建筑群主要位于伯先路西側(cè)至京畿嶺一帶,多為清朝光緒年間至民國早期建造。第二次-戰(zhàn)爭后,咸豐八年( 1858 )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天津條約》,辟南京、鎮(zhèn)江、九江、漢口等十處通商口岸。咸豐十一年( 1861 )在云臺山麓鎮(zhèn)屏山、迎江路、江邊一帶設租界,建英國、美國、日本領事館,從此出現(xiàn)了眾多西洋建筑。此后又出現(xiàn)了一些仿西洋建筑和中西合璧式建筑,也有中國古典民族風格建筑等。伯先路近代建筑群于 1992 年由鎮(zhèn)江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主要建筑有:金山飯店舊址 :位于伯先路 27 號,西式建筑,兩層,四開間。青磚砌筑,飾以紅磚弦邊、圖案,四坡水屋面,臨街各間設有券門拱窗。建于清末民初,寧波同鄉(xiāng)會曾設于此。江南飯店舊址 :位于伯先路 29 號,建于 1927 年。原為國民黨政府蘇、浙、皖郵政受理處處長屠家驊的公館。四開間,中兩間為四層,兩側(cè)三層,青磚疊砌,平瓦屋面,邊門上有國民黨元老……[詳細]
193、昌榮木塔
昌榮木塔
  一提起木塔,人們往往想到山西的應縣木塔或者是甘肅的張液木塔。其實我的故鄉(xiāng)昌榮木塔也算是深藏深閨人不識了。據(jù)史冊記載,唐朝長慶年間(821年——824年),德道高僧德信禪師云游到被唐王李世民敕封為“大-民”李姓聚居的東海海防重地-鎮(zhèn)(古稱唐營),看到這地方不但物產(chǎn)豐饒,而且民風淳樸,便萌升“駐錫梵修”之意,在得到唐穆宗李恒的恩準之后,并將此地原來的一座建于唐開元年間(713年——743年)的廟宇進行改建。于是有了千年古剎“敕建木塔禪寺”。在飽經(jīng)歷代戰(zhàn)火及自然災害,幾度興廢,直到民國年間才初具規(guī)模,成為一座占地百畝、綠樹環(huán)抱、殿宇恢宏的鄉(xiāng)野寺院。那塊斑駁的“敕建木塔禪寺”的石質(zhì)門額,便是歷經(jīng)滄桑的最好佐證。石質(zhì)門額上自右到左的“敕建木塔禪寺”六個陰刻的楷書大字,鏗鏘有力。其右上角豎寫著“穆宗長慶年間住持德信初建”,左下方豎寫著:“光緒二十五年僧璧成重修,邑人徐嵩峻書”(徐嵩峻系清代興化著名書法……[詳細]
泰州南山寺
  南山寺大雄寶殿,泰州千古名剎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明代重檐廡殿建筑,為最高等級的建筑形式,是明朝設立的僧人管理機構(gòu)駐地,橫梁有明代墨書紀年,有明代彩繪遺存。今年已完成整體復建恢復原有規(guī)模。南山寺位于泰州古城東南的南城河畔,始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由鐵心堅禪師所建,朝廷賜額“護國寺”。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改為禪寺,更名為“資福禪院”。宋徽宗崇奉道教,將寺院改為道觀,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資福禪院改為了道觀,名“神霄玉清萬壽宮”。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恢復佛寺,升院為寺,名“資福禪寺”。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寺毀。紹熙年間(公元1190年-公元1194年),由僧紹信、覺妙重建。嘉定年間(公元1208年-公元1224年),僧人圖珍、惠文奏立戒臺。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僧主僖重修。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南山寺為“祝圣道場”,并于寺內(nèi)設佛……[詳細]
蘇州城隍廟
  位于景德路94號,1956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包括《三橫四直圖》碑)。蘇州城隍廟宋元時在子城西南隅,元末毀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就古雍熙寺基(傳為三國東吳周瑜宅址)新建蘇州府城隍廟,即景德路今址。歷經(jīng)明弘治、嘉靖、清順治、康熙、乾隆年間多次重修。咸豐十年(1860年)儀門毀,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俯城隍廟之東西兩翼于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分別創(chuàng)建長洲縣城隍廟、吳縣城隍廟,左右對稱,合成一大建筑群。兩縣廟亦多此重修,最后一次重修于同治六年。1958年以后,城隍廟被用作工廠,府廟若干配殿、附房以及西側(cè)吳縣廟,漸被拆除改建,后部寢宮于1983年5月失火燒毀,F(xiàn)僅存府廟儀門、大殿及東側(cè)長洲現(xiàn)廟部分殿宇。儀門面闊三間12.7米,進深七界7.4米,單檐歇山頂。左右壁各有清代碑石一方。大殿由前后兩殿組成,中間貫以穿堂,平面呈工字形,俗稱工字殿。前殿面闊五間26.23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