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古城墻(江南長城)AAAA 臺州府城墻平面呈方形,城墻周長6287米。西、南二面沿江城墻長2370米,現存高度一般為7米,下寬9米,上寬4米。保存有四座城門、甕城及八座馬面。城墻內芯為宋代原構,按城磚規(guī)格可明確區(qū)分宋代以后的歷代加修層面。由于城區(qū)地面不斷淤積,宋代城墻已有2.5米沉于地表以下。東墻1615米于1956年被拆除。北墻長2300米,系20世紀90年代在原墻基上重修。因靈江經城外西南兩面東流入海,而海潮汛位亦達城西……[詳細] |
新河閘橋群位于浙江省溫嶺市新河鎮(zhèn)。新河閘橋初建于宋代,后歷代都有修建。新河閘橋群由中閘、糍閘、北閘、下盧閘等四座閘橋組成。其它如中閘、北閘、下盧閘等,均為兩孔閘梁橋,建筑年代略晚,細部做法也較粗放。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麻糍閘位于新河鎮(zhèn)原高橋鄉(xiāng)駐地東約500米的河上,傳為朱文公建。傳說橋石將斷,仙人以麻糍粘之,故名。閘計兩孔,東西走向長11.1米,寬3.7米,兩孔跨度均為4.75米,閘正中開兩閘……[詳細] |
戚繼光紀念館位于椒江城區(qū)東山西南麓。占地面積2010平方米,陳列面積640平方米,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省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戚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南塘,山東蓬萊人。出身將門,自幼讀書練武,十七歲襲職為登州衛(wèi)指揮僉事。曾專任山東海上防御倭寇之職,后調任浙江臺(州)金(華)嚴(州)參將等職。屯駐海門衛(wèi)。在臺州四年,轉戰(zhàn)臺州各地,歷經桃渚、海門、新河、太平等戰(zhàn),取得了九戰(zhàn)……[詳細] |
江廈潮汐電站位于樂清灣內,這里海潮漲落的落差大,平均潮差5.08米,最大潮差超過8米,適宜開發(fā)潮汐能。為了給大規(guī)模開發(fā)利用潮汐能探路,1970年國家水利電力部決定在樂清灣選址建設潮汐電站。電站不大,由大壩、發(fā)電渠道、廠房、泄水閘、開關站組成。這是第一座由我國自行研制的潮汐能國家級試驗基地,屬于單庫雙向電站。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副站長王浩平介紹,30多年來,電站機組各項科學試驗課題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詳細] |
桃渚城位于浙江省臨海市東南41公里東海之濱的桃渚鎮(zhèn)城里村。桃渚城始筑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桃渚千戶所,筑土城,為防御倭寇的入侵而建,后內遷至中舊城;1442年再次內遷;1443年新建桃渚所城,保存至今;1559年抗倭后增建東西敵臺兩座;1564年修桃渚城。桃渚城平面基本呈方形,城池前有護城河,西南兩面為一片曠野。根據《臺州府志》和《臨海縣志》的記載,“城高二丈一尺,周圍二里七十步”。城的……[詳細] |
桃渚城,位于浙江省臨海市東南41公里東海之濱的桃渚鎮(zhèn)城里村,東南距海僅10余公里。桃渚城,始筑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防御倭寇的入侵而建。桃渚城是浙江省保存最完好的所城,是研究明代衛(wèi)所制度與沿海防御體系的重要實物資料。明正統(tǒng)八年(1443年)建。桃渚城是明代專門為抗倭而設置的千戶所所城,周長1366米,城高4.5米,現除垛口外,城墻主體及三個城門(包括甕城)均保持完好。特別是城內街巷至今仍……[詳細] |
在仙居,有座牌坊在當地頗為有名——林應麒功德牌坊,是當朝為了表彰仙居斷橋人林應麒所建。2017年1月,這座牌坊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座牌坊高10.5米,通面寬11.34米,進深2.7米,坐北朝南,用石料按四柱三間樓閣式歇山頂模式建造。由于牌坊所處地段五六百年來地勢在緩慢下沉,牌坊東側建筑裂縫逐漸加深,呈現倒塌危險。幾十年前已有過一次修復,現在我們正在對它進行第二次修復。透過鋼管……[詳細] |
時代:五代地址: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城關鎮(zhèn)九峰山下九峰公園。該塔建于五代吳越建隆四年(963年),七層八面仿樓閣式磚塔,高35.2米。石砌須彌座,束腰上刻佛像和瑞獸。各層平面逐層收分,塔檐及平座用磚砌菱角牙子疊澀出跳,檐下斗栱為補間鋪作一朵承挑檐枋。每二層以上各面設龕或壸門,龕內壁嵌制千佛磚。用方形柱,轉角為六角形倚柱。制度規(guī)整。塔剎呈葫蘆形,為后期改制。瑞隆感應塔為黃巖最早的塔,始建于北宋建隆四年……[詳細] |
國清寺位于浙江省天臺縣城關鎮(zhèn)北4公里處,是我國創(chuàng)立的第一個佛教宗派天臺宗的發(fā)源地,始建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臺寺,后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 國清寺曾毀于武宗滅佛和北宋宣和二年。宋建炎二年修復,名列“五山十剎”之一。清雍正十一年下詔重建,至清末、民國時期又有增建。寺院占地2公頃余,按四條南北軸線布列六百多間古建筑,面積超過1.3萬平方米。 國清寺南宋列為“江南十剎”之……[詳細] |
全國大陸解放以后,國民黨軍隊仍盤踞于島上,妄圖把一江山島作為--大陸的跳板。1955年1月18日,我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杖娛状温(lián)合作戰(zhàn),在不到兩小時的時間內,一舉全殲島上的國民黨軍隊,獲得重大勝利,迫使盤踞在大陳、披山、漁山、南麂等島的國民黨守軍倉惶逃跑。至此,浙江沿海島嶼全部解放。一江山島解放后,因大陳島國民黨軍隊很快撤離,一江山島已基本成為荒島,原島上國民黨軍隊的工事都基本以戰(zhàn)后原樣保存。現……[詳細] |
三池窟大寨屋群位于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大溪鎮(zhèn)三池窟村。三池窟因村內有頭池、中池、飯籮頭池三個池及村后又有一窟,故名。大寨屋建于20世紀70年代,在三年內嚴格按規(guī)劃實施建成。村子中心開挖了一條長500米約人工河,屋以河建,河跟屋走,每一幢大寨屋整齊有序地座落在河的兩旁,坐北朝南。每幢大寨屋由九間房子組成,共有32幢。占地面積為35304.92㎡,每間房子由樓房、平頂及前道地與后通道組成,總長約23米![詳細] |
坎門驗潮所(又稱坎門驗潮站)系中國人自己修建的第一座驗潮站。歷經八十余年的風吹雨淋,坎門驗潮站如今依舊佇立在浙江玉環(huán)坎門前臺村平臺岙咀海岸邊,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1928年5月,由中國天文與測地界的宿老曹謨先生選址。1929年6月11日,由國民政府陸地測量總局始建,并于1933年在驗潮室附近基巖上設立一等水準點(即252號驗潮基準點)。根據該站1930年5月-1934年10月潮位資料計算所得……[詳細] |
時代:元地址:浙江省臺州市臨海市巾子山西麓龍興寺內臨海城區(qū)有巾山,風光秀麗,風景怡人。巾山各處分布著四座古塔,為巾山平添了一份歷史底蘊。其中峰頂的大小文峰塔成了臨海城的地域標志,而群塔之中,最有特色、最為著名的當屬千佛塔。巾山西麓的龍興寺始建于唐神龍元年(705年),初名“神龍寺”;二年(706年),改名“中興”;景龍三年(709年),復改名“龍興”;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又改名“開元”。千佛……[詳細] |
國清寺始建于隋開皇十八年(598),初名天臺寺,后改名國清寺,寓“寺若成,國即清”之意。南宋列為江南十剎之一,現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清寺是一處文化積淀極其深厚文化千年古剎。陳隋之際,智者大師(538—597)在天臺山創(chuàng)立了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宗派——天臺宗。唐貞元年間日本高僧最澄至國清寺求法,回國后在日本比叡山創(chuàng)建了日本天臺宗。11世紀,高麗僧人義天至國清寺求法,又將此宗傳入朝鮮,國清寺遂……[詳細] |
沙埠青瓷窯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五代、宋公布時間:1963年3月11日沙埠青瓷窯址(群)共有七處窯址保護點,分別是竹家?guī)X窯址、鳳凰山窯址、下山頭窯址、窯坦窯址、金家岙堂窯址、下余窯址和瓦瓷窯窯址。位于臺州市黃巖區(qū)沙埠鎮(zhèn)。窯址分布范圍廣,形成了以沙埠、院橋、高橋三個鄉(xiāng)(鎮(zhèn))交界地為中心的窯址群,包括窯址7處。文化內涵豐富,產品有碗、罐、壺、盤等。胎質堅致,胎體輕薄,呈青灰色。釉色青綠或青中泛黃……[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