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石王家大院AAAA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鎮(zhèn)(2003年被命名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距世界文化遺產(chǎn)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4公里、十八羅漢頭像海外回歸故里資壽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來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為優(yōu)勢,推出的一條精品旅游線路。同蒲鐵路、108國道縱貫縣境,大運高速公路靈石出口處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詳細] |
喬家大院位于祁縣喬家堡村正中,又名“在中堂”,是清代著名商業(yè)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也是《喬家大院》、《大紅燈籠高高掛》等30多部影視作品的拍攝點。如果看過這些電影,那你一定對這里的場景不陌生:成排高掛的紅燈籠、高高的磚墻、精美的雕刻、漂亮的斗拱飛檐、深邃的巷落,這就是著名的喬家大院。這是一個明清時期的民宅建筑群,建筑樣式如城堡一般,威嚴氣派,是典型的明清北方大家庭的居住格調(diào)。從高空俯視,整個院落……[詳細] |
平遙雙林寺AAAA 雙林寺(第三批國保)時代:明地址:平遙縣城西南6公里橋頭村雙林寺原名中都寺,因平遙縣古時曾為“中都”城而得名。寺創(chuàng)建年代待考,據(jù)寺內(nèi)現(xiàn)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姑姑之碑》記載,中都寺創(chuàng)建于北齊武平二年(571年),后毀于兵火,宋時修葺一新,并取佛經(jīng)上“佛陀雙林入滅”之說,更名為“雙林寺”。以后明景泰、天順、弘治、正德、嘉靖及萬歷年間予以重建,清道光、宣統(tǒng)年間曾進行過多次葺補。現(xiàn)存建筑多為明……[詳細] |
平遙鎮(zhèn)國寺AAAA 鎮(zhèn)國寺坐落于山西省平遙縣縣城東北的郝洞村。鎮(zhèn)國寺原名“京城寺”,始建于五代十國時期北漢天會七年(963年),明清時寺廟頹敗。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仿照原樣重修了寺內(nèi)的主要建筑萬佛殿。寺院分前后兩進院落,布局嚴謹。山門內(nèi)是天王殿,內(nèi)塑四大天王,左右鐘鼓樓對峙分布。前院正中為萬佛殿,東西兩廊內(nèi)有二十余通石碑,大多是記載寺院歷史的。后院有觀音殿、地藏殿和三佛樓。除了觀音殿外,各殿均有塑像,比例適度,……[詳細] |
平遙城隍廟AAAA 城隍廟位于平遙城內(nèi)城隍廟街中段,整個廟群坐北朝南,總占地7302平方米,前后共四進院落。它是一所規(guī)制齊全,宗教、歷史文化、內(nèi)涵豐厚的道教廟觀,除正殿和寢宮外,主要由六曹府、土地祠、灶君廟、財神廟四大部分組成。布局規(guī)整、層次分明、氣勢宏偉、風格別致。臨街廟門之外,是寺廟標志性建筑--高大的木結構牌樓,為四柱三門十一踩斗拱規(guī)制的歇山頂建筑。牌匾額書城隍廟三字,系當?shù)刂麜亿w望進先生之筆。背面楷書威……[詳細] |
平遙文廟學宮博物館AAAA 平遙的文廟,又名文廟學宮,建于唐貞觀初年,其中大成殿為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重建,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至今保持原貌,這是我國現(xiàn)存各級文廟中歷史最悠久的文廟,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文廟建筑群。文廟,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祭孔、尊孔以及辦學的廟堂。從公元前478年開始修建孔廟以來,唐宋尊孔之風日趨繁盛。至明清兩代,孔廟建筑與祭祀已成定制。文廟成為在中華大地上最具文化特征的祭祀建筑系統(tǒng),是除皇家建筑……[詳細] |
日升昌舊址(中國票號博物館)AAAA 日升昌票號位于平遙古城中的“大清金融第一街”——西大街的繁華地段,始創(chuàng)于1823年,它是中國第一家票號,也可以說,這里是中國第一家銀行,當時的經(jīng)營網(wǎng)點幾乎遍布整個中國,而如今日升昌已成為中國票號博物館,保留了一些當時經(jīng)營所用的實物資料,向人們展示著中國古代銀行業(yè)的輝煌歷史。日升昌票號的前身是“西裕成顏料莊”,總莊設在平遙,并在北京崇文門外設有分莊。清朝嘉慶(1796-1820年)末年各地間貨幣流通……[詳細] |
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AAAA 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景區(qū)位于革命老區(qū)左權縣麻田鎮(zhèn),距左權縣城45公里,距山西省會太原195公里。是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目前,景區(qū)分八路軍總部舊址和八路軍總部紀念館兩部分?偛颗f址占地總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于1980年對外開放。2011年以來,投資2000余萬元,本著“修舊如舊、以期恢復四十年代抗戰(zhàn)時期舊貌”的理念,對總部大院……[詳細] |
張壁古堡AAAA 張壁古堡位于介休市城區(qū)東南10公里龍鳳鄉(xiāng)張壁村,背靠綿山,面對綠野,海拔1040米,周圓130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整座古堡順塬勢建造,南高北低。從堡北向下俯視,左、中、右各有一條深溝向下延伸。堡南則有三條向外通道,堡西為窯灣溝,峭壁陡坡,深達數(shù)十丈。堡東居高臨下,有溝塹阻隔,可謂“易守難攻,退進有路”。堡墻用土夯筑而成,高約10米。堡有南北二門,中間是一條長300米的街道。街東3條小巷,街西……[詳細] |
城墻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軍事防御工事,平遙城墻歷史悠久、保存完整。相傳始建于西周宣王姬靜時期,據(jù)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當時是特別低矮的城垣,為了軍事防御的需要,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改筑為今日所見到的磚石城墻,而在明清兩代500余年間,先后有26次修繕補建,所以至今保持著明清兩代的城墻風貌,F(xiàn)存的平遙城墻,是我國現(xiàn)存完整的三座縣城城墻之一,而其規(guī)模之宏大,建筑之完整又雄踞三城之冠,全長1……[詳細] |
懿濟圣母廟AAA 懿濟圣母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清地址:和順縣合山村東南50米處的臥虎崗下懿濟圣母廟位于中國山西省和順縣平松鄉(xiāng)合山村東南臥龍崗,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懿濟圣母廟始建于宋,元至治元年(1321年)、至元四年(1338年)重修。廟依山而建,坐南朝北,由上下二院及顯澤侯神祠組成,占地8400平方米。上院有圣母殿、獻殿、眼光殿、痘疹殿、白龍殿、藥王殿,下院有牌樓、山門、戲臺、東西廊……[詳細] |
孔祥熙故居(孔家大院)AAA 孔祥熙故居(第三批省保)時代:清地址:太谷縣城內(nèi)上觀巷原系太谷破落紳士孟廣譽的住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完成于咸豐年間。民國19年(1930年)孔祥熙以2萬銀元購得,略加修繕。1934年蔣介石到此地居住時,重新油漆彩繪,添增陳設。保存較為完好,F(xiàn)有正院、廚房院、書房院、戲臺院、墨莊院、西花園及部分殘損的東花園,均保留了清中葉建筑風格。宅院坐南朝北,東西寬91米,南北長69.5米,占地面積6324.5……[詳細] |
石馬寺AAA 位于昔陽縣西南15公里處的石馬村。這里,原是一處規(guī)模不大,以石刻為主體的摩崖造像群,后人依像造屋,筑以殿閣,遂成為佛寺布局。宋代時,名為壽圣寺,因寺前有石馬一雙,人們俗稱之為石馬寺。石馬寺中,現(xiàn)存石刻造像千尊左右。這些石雕中,大者5米,小者5厘米,高1米以上者66尊。其中,北魏、北齊造像約占70%,其余均為隋唐作品。石馬寺時代:北魏至唐地址:昔陽縣西南12公里處的石馬村是一座石刻造像與廟堂建筑相結……[詳細] |
時代:清地址: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城中心南大街中部始建年代不詳,重修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乾隆二十二年(1757)、嘉慶十八年(1813年)、同治九年(1870)、光緒三十一年(1905)、宣統(tǒng)三年(1911)曾有補葺,市樓為三重檐木構架樓閣,樓高18米,黃綠琉璃瓦頂,歇山頂造,底層面闊進深各三間,占地133.4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南北向為通道,東西筑磚石臺基,四角立通天柱,外包磚墻,東……[詳細] |
雷履泰舊居雷履泰舊居(第四批省保)時代:清雷履泰(1770——1849年),中國第一家票號——日昇昌創(chuàng)始人。故居為雷履泰中后期20余年長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建于清嘉慶末年至道光初年。故居坐北朝南,主體建筑由東院、中院(慣稱西院)、東偏院和西偏院等4座自成一體而又相互貫通的院落組成。占地3888平方米。中院(或稱西院)是“故居”的主體,屬平遙典型的“三截兩院過道廳”院式格局。房舍建筑用材碩大,造型粗……[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