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大院 為明代孔子第七十六代孫所建的住宅,已有400多年歷史。該院坐南朝北,由正院10間房屋左右對稱組成。中間為主庭,東西兩側為花廳,占地300余平方米,建筑布局為四合院小天井雙坡青瓦屋面的穿逗結構,門窗雕花,正庭大梁上有太極圖與龍紋彩繪,是典型的川北古民居大院。該大院院側為古百花庵。明憲宗十四年(1478),新都才子楊廷和(狀元楊升庵之父)赴京應考路經閬中,應僧人之請為該庵題寫“云林”大匾,此……[詳細] |
座落于在自貢市自流井區(qū)解放路樂段的西秦會館,后倚風景秀麗的龍鳳山,前臨繁華熱鬧區(qū),殿閣巍峨,造型奇特。1988年1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貢市鹽業(yè)歷史博物館設在館內。西秦會館,寺名武圣宮,主供關帝神位,亦稱關帝廟,俗稱陜西廟。清初,陜籍商人來自流井經營鹽業(yè),發(fā)家致富。為了“款敘鄉(xiāng)情”,并顯示豪華富有,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動工興建,歷時16載,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竣工。道光七至八……[詳細] |
五龍廟文昌閣位于四川省閬中市河樓鄉(xiāng)白虎村五龍山麓。元至正三年(1343年)建,依山向南,建筑面積100平方米,原位于廟中軸線北端,閣平面正方形,面闊、進深均為10米,歇山頂。梁架為四椽栿前后對箚牽用四柱,額枋采用彎木作成月梁狀,檐柱側腳明顯。前檐斗拱用六鋪作三抄。后檐不設斗拱,僅用箚牽挑出支承挑檐枋。殿堂出檐達1.5米,翼角微翹,形態(tài)舒展。整個建筑,既具宋代《營造法式》中某些建筑特點,又有明顯的地……[詳細] |
四川大學早期建筑包括華西校區(qū)文物建筑群和四川大學第一行政樓。其中華西校區(qū)文物建筑群由華西校區(qū)辦公樓、華西校區(qū)第一教學樓(嘉德堂)、華西校區(qū)第二教學樓(蘇道璞紀念堂)、華西校區(qū)第四教學樓(赫斐院)、華西校區(qū)第五教學樓(教育學院)、華西校區(qū)第六教學樓(萬德門明堂學社)、華西校區(qū)老圖書館(懋德堂)和華西校區(qū)鐘樓等8棟建筑組成。懷德堂是此批川大重點文物中最古老建筑,1915年動工,1919年建成。由美國紐……[詳細] |
光明古道,位于瀘縣福集鎮(zhèn)工礦社區(qū)。東南—西北走向,建造年代最早為唐代。光明古道現(xiàn)存長1091米、寬1.7米—2.9米,光明古道東南端為石龍場的一段古街,兩側古建筑保存較好。光明古道為川南地區(qū)茶馬古道重要支線的一段,是瀘州地區(qū)的茶馬古道接通茶馬古道主干道的重要支線,可以通過隆昌縣和富順縣匯合處在茶馬古道上的內江市和自貢市。瀘縣的茶馬古道,同整個茶馬古道一樣,它是唐宋以來至民國時期漢、藏之間以進行茶馬……[詳細] |
彭州有一個巨大的佛塔群,多數隱立于深山密林之中。其中云居院塔、正覺寺塔、鎮(zhèn)國寺塔被列為第六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這些塔都因寺得名,在歷經千年風霜和人為破壞之后,寺廟已經不在,只剩這些幸存的塔子,長滿荒草的塔身仍然莊嚴屹立,默默地代言著北宋時期輝煌的建筑藝術和彭州那段興盛的歷史。彭州佛塔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彭州佛塔眾多,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三座:正覺寺塔、云院寺塔、鎮(zhèn)國寺塔。彭州佛塔建筑構思……[詳細] |
王建墓史稱“永陵”,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國開國皇帝王建的陵墓,坐落于成都市中區(qū)繁華大街撫琴東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建墓室由14道石券構成,分前、中、后三室,室與室之間有木門間隔。王建的棺木置于中室棺床上。棺床的東、西、南三面石壁上刻有樂伎24人,分別演奏琵琶、箏、鼓、笙、鈸、箜篌等樂器,人物造型優(yōu)美,神態(tài)逼真,是目前全國發(fā)掘出唯一完整的唐朝宮廷樂隊形象,對研究唐及五代時期宮廷樂隊的建……[詳細] |
冕寧雅礱江古道(冕寧縣)(1)南河段保護范圍:南端以嬌子溝向北500米處大石為界,北端以滿家溝九道拐終點為界,東以雅礱江江邊為界,西以四灣巖山崖邊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0米。(2)錦屏點保護范圍:以玉皇殿四周外墻體為基線,東以東面基線向東外延260米至挖金梁子為界,西以西面基線向西外延180米至牛滾塘為界,南以南面基線向南外延120米至石灰窯溝為界,北以北面基線向北外延30米至觀音殿為……[詳細] |
時代:新石器時代哈休遺址位于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縣沙爾宗鄉(xiāng),是四川地區(qū)發(fā)現(xiàn)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地處茶堡河北岸三級階地之上,東西長約380、南北寬約260米,總面積近10萬平方米。遺址的文化堆積可分為秦漢時期遺存和新石器時期遺存,其中秦漢時期遺存主要位于遺址南部臺地邊緣,破壞程度嚴重;新石器時期遺存分布面積較廣,其中心部分位于遺址西北部臺地上,面積近1萬平方米,局部因晚期改土受到破壞。遺址0土了……[詳細] |
廣安白塔又名舍利寶塔,南宋淳熙至嘉定(公元1174年~1224年)年間建。位于廣安城南2公里渠江聾子灘側,四方形,通高36.7米。俯瞰渠江一線收。雅倩人工扶地脈,巍巍文筆壯千秋。白塔凌云名列廣安舊志十六景之首,明代吳中龍贊道:浮圖高聳接天幽,素影層層映碧流。竹徑斜穿通古寺,柳絲輕曳拂漁舟。遙瞻雉堞重云合.塔身為磚石結構,仿木樓閣式建筑,共9層。1層~5層為石結構,6層~9層為方磚結構,彩裱3層。塔……[詳細] |
江口崖墓位于四川省眉山地區(qū)彭山縣江口鎮(zhèn)岷江東岸上。該墓的時代上限為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晚期,下限不晚于三國(公元220年-公元280),以東漢(公元25年-220年)時期崖墓為大宗。崖墓以江口鎮(zhèn)梅花村為中心,在塞子山、高家溝、鹽井溝、打魚溝、油房溝等地點都有分布,面積30.4平方公里,現(xiàn)存崖墓4580座。江口崖墓的墓葬形制有6種類型,包括船形室墓、豎井橫室墓、巖室與磚室結合墓、天井墓和……[詳細] |
坐落在雅安市縣前街106號的觀音閣,舊名“月心閣”,據留存的明清碑記載,該廟始建于南朝梁(502-557年),明洪武甲子(1384年)、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間曾培修、改建、擴建。寺廟坐南朝北,為重檐歇山頂抬梁式木結構建筑,全部結構不見釘鉚,工藝十分精湛。舊有三重殿及楔房數十間。現(xiàn)存大殿(觀音殿)內有一“龍井”,其水甘洌。1954年9月,原西康省民政廳、文化處將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詳細] |
寶蓮街驛道(龍馬潭區(qū))寶蓮街始建于宋元時期,當時人們叫她土漕口,是瀘州下走重慶、上行成都的必經之道。歷史上,寶蓮街為州官迎送朝廷官員的官道。且知,這條官道的形成得益于明清時瀘州水運的興旺、商貿的繁榮,以及朝廷改民運川鹽為官運的舉錯。于是,鹽船擠滿了小市上碼頭、中碼頭、王爺廟和水淹土地。這條青石板老街易名為寶蓮街已是明萬歷年間(神宗朱翊鈞公元1572年登基,時年10歲,公元1620年去位,年號“萬歷……[詳細] |
白鹿上 書-院就是一座法式的天主教堂,位于白鹿鎮(zhèn)外大概幾公里處,門口的報領書院在地震的時候已被毀掉,目前為止已經在災后重建重新又矗立起來了,書院規(guī)模還是相當龐大。在書院門口有一棵金絲楠樹,據本地人講年歲很高了,推薦一條小徑上山,就在金絲楠樹的背后,有一條小徑上山,或許走不到5分鐘吧,站在山道上能夠俯視到書院的全景,比較適宜照相,也能夠看到書院宏偉的白墻像城堡一樣。自駕的朋友要留意哦,一定不要把車開……[詳細] |
毗盧洞位于安岳縣城東南的石羊鎮(zhèn)赤云片區(qū)油坪村塔子山上,距縣城45公里。安岳至大足的公路橫穿塔子山腳。這里,山巒疊翠,巖石峭立,毗盧洞就鑿在這些磊磊秀石之中。毗盧洞其實是毗盧洞、幽居洞、千佛洞和觀音堂的總稱,現(xiàn)存摩崖石刻造像465尊,碑刻題記32處。觀音堂內雕刻的那尊“水月觀音”,又稱“紫竹觀音”,因背倚紫竹林而得名。其容貌溫雅、神態(tài)倜儻,有很濃的世俗風味,是全國罕見的石刻藝術珍品。這一造像被人們稱……[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