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館:科學館建于1918年,由美國加州的特里特夫婦捐資建造,于1921年竣工。建筑地上四層,地下一層,鋼混結(jié)構(gòu),清水紅磚外墻,立面簡潔,入口處建方形門廳,尖拱型大門,尖型的拱券內(nèi)收數(shù)層,好似教堂的大門。科學館配備了當時國內(nèi)最完善的理科實驗設備。1965年大修時將尖頂改成平頂。科學館建于1921年,除用于物理學、生物學、化學各系實驗室、課室外,還有科學演講廳及陳列室等。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高四層并有地……[詳細] |
思孟堂建于1920年,為哥特復興風格,底部的大門是尖券的造型,屋頂巨大的三角山墻勾勒出尖挺向上的感覺,如同教堂鐘樓的尖頂一般。建筑外墻用紅磚砌筑,墻面開矩形平窗,窗套為白色仿石砌筑。屋頂為雙面坡,覆蓋紅瓦。軍工路516號滬江大學舊址建筑最初為中學下院,后來改為大學的學生宿舍,F(xiàn)為上海理工大學第二行政辦公樓。1920年,中學下院(思孟堂MelroseHall)告成。建筑費4.91萬美元,為美國人士所……[詳細] |
思伊堂建于1919年,是由美國芝加哥伊文斯頓的哈里斯先生捐資4.35萬美元建造。建筑高四層,磚木結(jié)構(gòu),紅磚砌墻,窗套和陽臺飾以白色,入口處微凸,設拱形大門洞,窗戶均為矩形平窗,三開間并排排列。建筑初建時作為學生宿舍使用,因其臨江而建,視野極佳,浦江的美景可盡收眼底。建筑原為坡頂,1984年大修時改成平頂,F(xiàn)為上海理工大學第四宿舍![詳細] |
體育館由美國波士頓的哈斯科上校(ColonedE.H.Haskell)于1917年捐資1.81萬美元建造,1918年竣工,建筑高二層,紅磚外墻,入口處的尖拱大門體現(xiàn)了哥特式的建筑風格。1932年,位于學校南面的女生體育館建成后,該樓曾改稱北體育館。如今這里是上海理工大學學生活動中心。1918年正月10日,體育館(HaskellGymnasium)落成并舉行典禮。該館共費1.81萬美元,由美國波士頓……[詳細] |
思裴堂建于1915年,命名思裴是為紀念美國墨疏利浸會第一任書記裴理克(Dr.ManleyJ.Breaker)。建筑費用是由校長魏馥蘭向美國墨疏利浸會募得的0.94萬美元。建筑高四層,入口處設柱廊,設計科林斯柱式,門洞和部分窗洞使用了尖券,具有哥特式的建筑風格,也吻合學校的教會性質(zhì)。建筑外墻用清水青磚砌筑,細部用紅磚裝飾,屋頂原為坡頂,七十年代大修時將尖頂改成平頂。建筑現(xiàn)為上海理工大學第三宿舍![詳細] |
思晏堂是1906年8月,校董事會在莫干山會議上議決先筑的一幢樓、外國教員住宅四所、兩層八間之中國式房二所、膳廳一所。1907年春,開始建造校園建筑,由于所購灘地低洼,土質(zhì)松軟,漲潮時常被淹沒費時八個月打好思晏堂(YatesHall)的地基。是年,北堂(NorthHall)先建成。同年9月,四川北路神學院移入新建之北堂。1908年1月21日,美南浸信會主席和美國南北浸會第一屆聯(lián)席主席E.W.斯蒂芬斯……[詳細] |
上海普慈療養(yǎng)院舊址位于滬閔路3210號,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始建于1935年,前身為上海普慈療養(yǎng)院,后為上海市立精神病醫(yī)院,由慈善家陸伯鴻集資建設,屬教會管理,是當時遠東最大、設備最完善的精神科?漆t(yī)院之一。醫(yī)院占地約100畝,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1949年后改稱上海市精神病防治總院北橋分院。幾十年的風雨歷程,如今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已成為上海市三級甲等精神衛(wèi)生專科醫(yī)院,擔負著全市精神衛(wèi)生的醫(yī)療、教……[詳細] |
南張?zhí)熘魈梦挥陂h行區(qū)秀文路485弄50號,(1876年始建,1899年被毀,1901年重建,.磚木結(jié)構(gòu)。三角形山墻立面,層疊式壁柱,中大兩小的拱券式入口,細部裝飾簡化。兩翼伸出連續(xù)券柱廊向前圍合成庭院,為上海唯一的教堂制式。圍廊外部,中式的瓦片和西式的建筑是建筑的特-一。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南張?zhí)熘魈脼樯虾J形奈锉Wo單位(滬府發(fā)〔2014〕29號)。……[詳細] |
七號橋碉堡位于上海市漕寶路七號橋。這里,抗日戰(zhàn)爭時期曾發(fā)生抗日武裝殲滅敵偽軍的戰(zhàn)斗,解放戰(zhàn)爭時期又曾發(fā)生人民解放軍進軍大上海途中與國民黨守軍的激戰(zhàn)。為此,1987年,這里被上海縣人民政府命名為“七號橋抗日、解放戰(zhàn)爭紀念地”,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又由閔行區(qū)人民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七寶鎮(zhèn)政府投資50多萬元,修建了面積達500多平方米的廣場,請上海油畫雕塑……[詳細] |
民國上海縣府舊址位于滬閔路2550號部隊院內(nèi)(里面有日軍殺人塘遺址)。主體建筑為中西結(jié)合式樓房,1932年竣工。1933年1月9日入住。1937年11月被日軍侵占。1949年上?h人民政府在此建立。1954年遷出后,由部隊使用。1927年7月7日,設上海特別市,上?h治所在的南市地區(qū)劃歸上海特別市,成立之初上?h治未遷移,上?h府寄居上海市。1931年6月,上?h決定縣政府遷至北橋(位于現(xiàn)滬閔公路……[詳細] |
大中華紗廠及華豐紗廠舊址位于吳淞淞興西路258號,原上海第八棉紡織廠內(nèi)。沿革:1922年大中華紗廠→1925年1月永安紡織二廠(1930年增設永安四廠,1942年8月日商強制組成“合作”的永豐公司)→1945年永安紡織二、四廠→1955年9月公私合營永安第二棉紡廠。1921年華豐紗廠→1926年日華紡織株式會社第八廠(日資)→1931年日華紡織株式會社華豐工場(日資)→1943年日華紡織株式會社吳……[詳細] |
姚子青營抗日犧牲處位于友誼路1號臨江公園內(nèi),姚子青(1909~1937)廣東平遠人,又名若振,號中琪,民國二十六年(1937)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九十八師二九二旅五八三團第三營中校營長,奉命赴上?谷眨M駐寶山縣城。他率領600官兵與敵奮戰(zhàn)七晝夜,終因寡不敵眾,全營將士壯烈犧牲。姚子青本人也于9月5日在與侵華日軍作戰(zhàn)中壯烈犧牲,時年29歲。1996年8月13日立“姚子青營抗日犧牲處”紀念碑,碑石是……[詳細] |
山海工學團遺址位于大華路龍珠苑200號,始建于民國二十一年(1932),是陶行知創(chuàng)辦的一種特殊的鄉(xiāng)村教育組織。民國二十二年(1933)后,成為中共地下黨組織的一個活動據(jù)點,開展國難教育。民國二十六年(1937)“八一三”淞滬會戰(zhàn)后,山海工學團因所在地為戰(zhàn)區(qū)而停辦。民國三十五年(1946)4月,陶行知返滬,恢復山海工學團,定名山海實驗鄉(xiāng)村學校。1981年恢復“山海工學團”舊名。1992年為遺址保護地……[詳細] |
侵華日軍小川沙登陸處位于寶山區(qū)羅涇鎮(zhèn)新川沙路以東,川念路以西的小川沙河口江堤邊。1937年8月23日凌晨,侵華日軍在寶山羅涇(現(xiàn)上海寶山羅涇)小川沙河口登陸后,沿途燒殺淫掠,在不到100天的時間里,殺害平民2244人,燒毀房屋10948間,--婦女數(shù)以百計,史稱“羅涇血案“。在一個鄉(xiāng)的范圍內(nèi)屠殺平明2244人,占當時鄉(xiāng)民總數(shù)的80%,其手段之殘忍,密度之高即使在全國范圍內(nèi)也是罕見的。1973年8月……[詳細] |
無名英雄紀念墓遺址位于寶山區(qū)愛輝路泗塘二中內(nèi),“一二八”是上海市民難忘的日子。寶山廟行有上海市抗日戰(zhàn)爭紀念地——[無名英雄墓遺址],是市政府為紀念1932年1月28日淞滬抗日戰(zhàn)爭中犧牲的三千英烈而立。發(fā)生在上海的淞滬抗戰(zhàn),無數(shù)英雄為國捐軀。今天我們緬懷先烈,更應該追悼那些無名英雄,他(她)們在抵抗外來侵略中英雄捐軀,卻沒有留下姓名。紀念地在操場的西北角,花崗巖基座,斷垣殘壁造型;東南方立著市政府的……[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