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積寺位于杭州湖墅香積寺巷,始建于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歷史,原名興福寺,大中祥符年間,宋真宗賜名香積寺至今,是杭州湖墅地區(qū)的著名寺廟,曾是靈隱、天竺朝山香客的集散地,素有“運河第一香”之美譽.每天運河上千余船只往來,運輸繁忙,夜間燈火通明,寺內熱鬧非凡,促進了湖墅地區(qū)乃至杭城的商貿、旅游的繁榮,對佛教禪宗文化的傳播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香積寺內原有寶塔二座,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據《湖墅志略》記載:僧祥文于康熙年間住香積寺,拓展寺基造毗盧閣,并于寺前建石塔二座,現(xiàn)僅存一塔,該塔八面九層,下有須彌座,用白石雕鑿,仿木結構樓閣狀,斗拱仿宋式,第三層東面懸匾,上刻“慈云”兩字,南門作半啟狀,第五層有一門打開,有一-自門內出來。該塔結構手法、浮雕風格為清代之代表作。1963年,該塔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香積寺在初創(chuàng)階段,雖使用的是北宋年號,但實際統(tǒng)治權并沒有發(fā)生根本變化,真正的統(tǒng)治者依然為錢俶,而錢俶畢生崇信佛教,在杭州建造了許多寺廟及佛塔,因此香積寺初建初期,仍保持著吳越風格。后來,由于元朝末年朝政黑暗、兵荒馬亂、民不聊生,香積寺和其它寺廟一樣都曾遭受過滅頂之災。到了明朝立國之初,由于明開國元首朱元璋曾有出家經歷,并在崇信佛教同時,對佛教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拆并、整合,香積寺及周邊寺廟都得到了大規(guī)模的重建及擴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香積寺已成為佛教叢林中的大寺院。清康熙年間,毗盧閣和雙塔的建設,使香積寺的發(fā)展達到了頂峰。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不斷深入人心,杭州社會經濟文化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廣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香積寺的復建提到了杭州市黨政領導應有的議事日程,新香積寺的復建工程于2009年初正式啟動。按照建設“二十一世紀都市新寺廟”的目標,以五代吳越為基礎,以明清為定制的歷史定位,建筑風格體現(xiàn)了半傳統(tǒng)半文化的特色,努力再現(xiàn)“杭州運河第一香,湖墅市井風情地”的繁榮勝景。
2009年香積寺成功復建,成為國內唯一主供大圣緊那羅王菩薩(監(jiān)齋菩薩)的寺廟。新建的香積寺恢復了被拆除的東塔,對原有的西塔進行了整修,保持了雙塔的原有風貌。從香積寺牌坊進入,依次為天王殿、大圣緊那羅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寺內兩側還有觀音殿、文殊殿、普賢殿、鐘鼓樓等建筑,各類造像共34尊。
新香積寺在中軸線上以“伽藍七堂制”為依托,分別布置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并在天王殿和大雄寶殿之間布置具有本寺特色的大圣緊那羅王殿,這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中軸線兩側分別按照“四大名山”的布置,于大雄寶殿前后兩側分別布置普賢殿、觀音殿、文殊殿、地藏殿。新香積寺在寺廟兩側設計兩排建筑,在不對稱性布局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湖墅街道:湖墅街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qū)中南部。東臨上塘路、紅建河、德勝巷與上塘街道、大關街道毗鄰;西沿莫干山路、和睦路與小河街道、西湖區(qū)西溪街道隔路相望;南以文一路和德勝路為界,與米市巷街道接壤;北至賈家弄、大關路與小河街道相連。轄區(qū)總面積2.729平方公里,呈不規(guī)則塊狀,共轄珠兒潭、賣魚橋、雙蕩弄、倉基、霞灣巷、仁和倉、長樂苑七個社區(qū)。居民總戶數12701戶,常住…… 湖墅街道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