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棺
據(jù)上海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組成的中國巖棺協(xié)會的專家考證,它是土家族祖先古代巴人的一種葬儀,于春秋戰(zhàn)國末期形成已有4000多年歷史。土家族有高葬者至孝的習俗。唐人在《朝野金載》中記載:
“五溪父母死,于村外擱其尸,三年而葬,親戚宴飲歌舞,一月余日盡產為棺,于臨江高山半肋鑿寶以葬之,彌高者以為孝,既后而不再祭祀”,F(xiàn)土家族懸棺葬俗已不復存在,但跳喪舞習俗仍存。曾有詩寫道:
“棺木為何懸此巖,秋風凄雨痛人懷。雪飛巫峽山戴孝,樹動風聲松舉哀。春至百花呈奠禮,夜間明月照靈臺,可憐你是誰家子,尸到如今尚未埋”。據(jù)專家考證,這里有巖棺七座,兩具外露,赫然可見,至今為神農溪上一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