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墓,在山西省曲沃與絳縣交界的安嶼鎮(zhèn)的下村側(cè),墓高40米,圓形,周長200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墓主晉文公(前697-前628),春秋時晉國國君,名重耳,晉獻公之子。-在外逃亡19年后歸國即位,勵精圖治,使晉國成為實力強大的霸主。
晉獻公墓位于絳縣南樊槐泉村東嶺。墓高百尺,無祠孤寢,墓形似無柄之木鐸。他是春秋時晉國武公之子,名詭諸,始建都維(山西絳縣)。
晉文公
獻公初娶賈氏為妻,無子。繼娶齊姜,生秦穆公夫人及太子申生。后再娶二女于戎,生重耳、夷吾。在討伐驪戎的戰(zhàn)爭中獲驪姬,生奚齊。獻公寵愛驪姬,常聽其讒言,先逼死太子申生,又欲加害公子重耳和夷吾,以達到讓奚齊繼位的目的。獻公在位二十六年。獻公歿后,因其生前昏庸無道,暴戾成癖,不列入祭典,以示彰善彈惡。獻公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晉文公墓在絳縣衛(wèi)莊下村。文公系春秋諸侯,晉獻公次子,太子申生之弟,名重耳。獻公寵愛驪姬,殺太子申生,重耳逃奔到狄(翟)國,在外-19年。后借助秦穆公的軍隊返晉復國,誅王子帶,納周襄王,救宋破楚,繼齊桓公為盟主。其在位9年,謚號文。晉文公在位之時,國都在絳(今山西絳縣)。死后葬于絳縣衛(wèi)莊下村西嶺。
陵墓
陵墓依地形而設,高達30余米,猶如山丘。據(jù)傳,解放前墓地松柏如蓋,綠草如茵,郁郁蔥蔥,莊嚴靜穆。墓后嶺頂建有祠廟,抗戰(zhàn)期間被日寇拆毀,樹木砍伐一空,F(xiàn)在所看到的景象是蔚然深秀的國槐遍布山丘,明代《晉文公墓》紀念碑矗立路旁,雄偉壯觀。
地址位置
布局
晉靈公墓位于絳縣城東12公里的磨里鄉(xiāng)南劉家村。靈公生前荒淫無道,朝綱敗壞,殘酷地剝削人民,大肆陷害勸諫之臣,引起了臣民的-,最后被趙盾之弟趙穿殺死,成為后人不齒的昏庸之主。墓前有石碑一通,上刻“景!倍,由于靈公生前十分殘暴,所以死后,歷代不列祀典。
晉文公墓地理位置
晉獻公之墓,文公墓、靈公墓俱在絳縣。位于絳縣槐泉村的獻公墓,高約40米,形似無柄木鐸,據(jù)傳系從幾十里外的曲沃太子灘取五花土,由國人排隊傳筐,堆積而成。因其聲名欠佳,故而“孤寢無祠”。位于絳縣下村的文公墓,高約40余米,圓形,因其功德昭著,墓前建祠,祠內(nèi)立有清乾隆51年的“晉文公墓”石碑一通,近年墓前又雕塑了形態(tài)逼真的晉文公石像,歷代祭祀。晉靈公因暴虐成性,昏庸無道,死后葬于絳縣南劉家村的荒丘上,孤苦伶仃,無人祭祀。在絳縣博物館里,一直保存著清“晉舊都”、“絳縣師”、“絳縣老人”等各種碑匾、石像及有關(guān)文物。
絳縣的不少地名,也能說明這一點。士故里,臨近車廂城,因而被稱為南城村,即是一例。距車廂城東7里的卓子溝,因與世無爭的獻公之子卓子隱居于此,故而此名;小祁村,是晉國祁午將軍練兵的教場;南官莊,為晉文公巡視此地時所賜名;吳璧村,傳說該村一吳姓村民曾向文公獻一玉璧而得此名;范村,相傳為晉文公舅父子犯舊居,原名犯村,后因避諱“犯”字,更為今名,現(xiàn)村內(nèi)將軍廟、石碑等遺物尚存;晉峪村,因晉文公曾駐兵而得名;拔劍泉,傳說晉文公帶兵打仗時,到此將士饑渴難忍,文公一急之下插劍于地,拔劍時泉水涌溢,后此名便得以流傳;董封村,為晉史官董狐的封地;孫王村,據(jù)說是因晉文公曾在此召開“尊王攘夷”會,便取名尊王村。后該村的孫安為官清明,為紀念之,遂更為今名。
觀光
現(xiàn)今,車廂城為晉國古都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來此研討的學者和觀光的游客愈來愈多,車廂城正日益成為一處新的景區(qū)。
記載
在今絳縣與曲沃交界的安嶼鎮(zhèn)的下村,有幾個綿延如山的土丘,是傳說中的晉文公的墓葬,屬絳縣。從此往西走十余里,便是曲沃。
晉文公墓景區(qū)
正值春夏交接之際,青草茵茵,楊柳輕拂,展眼間綠色蔥蘢一片,風光正美。墓前有一通石碑,是乾隆十五年立的,-“晉文公墓”,墓的左近有一尊文公的塑像,意氣風發(fā),恰似在指點江山,揮起萬丈的豪情,人一近此處,陡然增添了許多肅穆,就連過往的風,也仿佛在一瞬間激烈。
《左傳》云:文公卒,將殯于曲沃。墓葬雖在絳縣,卻也在曲沃左近,想來并非虛假。山西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的田建文先生說,經(jīng)考古發(fā)掘后發(fā)現(xiàn)這幾所墓是漢朝的墓葬。而《左傳》中記錄的“曲沃”卻是現(xiàn)在的聞喜,史據(jù)《嘉靖曲沃縣志》:漢武帝元鼎三年,東巡至曲沃縣,聞破南越喜,特更名為聞喜縣。當時將現(xiàn)在的曲沃和聞喜做了一個置換,所以大致可以表明這里的墓葬充其量是后人傳說而成的文公“衣冠!。真正的文公墓,也應該在絳縣,在靠近聞喜的一邊。
然而,即使作為“衣冠!保@里依然隱約地包含著一種王者之氣,仿佛文公就在這里的地下沉睡了千百年。只是惜乎少人觀瞻!而晉文公重耳,卻一直鮮活在當?shù)孛癖姷男闹,不單單是他在春秋時刻做了霸主,揮戈千里的風流,而是他身上的傳說和故事,也是人們所能受教的典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