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原東城、西城,即歷史上的順圣川東西城,兩城城廓相仿,規(guī)格相似,僅相距60里,猶如一對孿生兄弟,均位于陽原縣中西部,桑干河北岸。
西城
漢時,為代郡陽原縣地;北魏時,置長寧縣;北齊時置齊德、長寧二郡;唐代開元中置橫野軍。
遼統(tǒng)和年間(983年—1012年),于西京道大同府置弘州(治今西城南關(guān)),轄順圣(治今舊東城)、永寧(治今西城南關(guān))二縣。故陽原也稱弘州(清乾隆后,為避乾隆名“弘歷”諱,改稱宏州)。
金代屬西京路,仍置弘州,轄順圣、襄陰(原永寧,大定七年即公元1167年改,治今西城南關(guān))二縣。
元朝屬中書省大同路弘州襄陰縣。
明代為京師(治順天府,今北京)宣府鎮(zhèn)(治今宣化)左衛(wèi)地,洪武年間城廢。永樂十五年(1417年),為保安右衛(wèi),永樂十七年(1419年),衛(wèi)移治西沙城。天順四年(1460年)武強伯楊能奏請重筑西城,同時新建東城。成化二十年(1484年)置分守參將于西城。以東西二城屬南路,隸萬全都指揮使司(治今宣化)。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順圣川西城改置西寧縣,以東城并入,治今西城,屬宣化府。
民國時屬直隸口北道(治今宣化),民國二年(1913年),為避免與甘肅的西寧府重名而改為陽原縣,治今西城。
陽原西城天順四年筑,嘉靖二十四年(1546年)參將楊鉞重修,萬歷二年(1574年)包磚。城周長四里五十二步,高二丈五尺,更鋪十四間,舊有城門三座,東門叫定遠,西門叫鎮(zhèn)遠,南門叫朝陽,皆有城樓及月城。北城又稱鎮(zhèn)朔樓,成化二十一年始穿門筑北關(guān),關(guān)城周長二里八十步。西城形狀像一頭臥牛,因此被稱為弘州臥牛城。東門樓奉文昌、南門樓奉祝融、西門樓奉武成、北門樓奉昊天。南門城樓上曾有無耳鐘一座,每天清晨鐘響,聲徹四郊,故傳“南樓曉鐘”為西城十二景之一?h志載:“(陽原西城)北枕高原,東阻沙溝,西環(huán)滸水,南限泥河灣,既踞形勝之區(qū),復羅重關(guān)之險,名為臥牛,殆非虛傳……”可見地位的重要。
明時,北元勢力經(jīng)常侵擾明朝疆域。陽原西、東城也不時遭到從野狐嶺經(jīng)萬全,或經(jīng)張家口侵入的蒙古兵的殺掠。明政府曾設(shè)南路參將駐守西城。清順治初延明制,又于西城中軍設(shè)守備一員,把總一員。順治十年(1653年)參將改為蔚州路,西城只設(shè)城守守備、把總。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西城改置西寧縣,裁把總,只設(shè)守備。
東城
“南臨大川,北枕崇崗,原壤遼闊,元時牧場也”(《讀史方輿紀要》)。遼代于西京道大同府置弘州(治今西城南關(guān)),設(shè)永寧、順圣二縣,順圣縣治所在就是舊東城,這一帶也因此得名順圣川。
今天的東城是明朝天順四年(1460年)所建。東城以東10華里處,尚有遼時順圣縣治,即舊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