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市摩崖造像在赤水市赤水河葫市灘右岸石壁上,是川、黔水陸運輸與物資集散的重要場壩,經濟文化比較發(fā)達。附近有摩崖造像數處,或單軀或三五軀,多以佛、菩薩、大士為題材,雕于寺廟遺址的巖石上。河岸石壁一處,緊靠王爺廟廢墟。共15尊。為全身浮雕,分上下兩龕,共15尊。姿態(tài)各異,形象生動。有側身而立,有正面端坐。頭戴寶冠的大佛,袖手結跏跌坐于須彌座上,著做領袈裝,雕紋細致流暢;雙目微合,兩耳肥大,頭稍前傾,表情嚴肅。蓮花座上的觀音,身披瓔珞,豐腴而不肥胖,秀麗而不羸弱,面相慈祥。美髯關公,身跨棗紅馬,手提偃月刀,雙目炯炯,威儀可畏。其他各軀,在藝術處理上亦具特點。清代以前,黔北屬四川管轄,政治、經濟、文化都受巴蜀影響。習水望仙臺石刻造像、赤水老虎嘴石窟、赤水石鵝嘴及葫市摩崖造像,頗具樂山、大足摩崖的流風余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