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VA免费看成,亚洲精品高清中文字幕完整版,国产免费a,国产一级特黄生活片,欧美日本一区视频免费,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999,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烈士陵園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烈士陵園篇

竹溝革命烈士陵園
  竹溝革命烈士陵園位于確山縣城西30公里的竹溝鎮(zhèn)豐碑路,這里曾經(jīng)是民主革命時期和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黨的一塊重要革命根據(jù)地,素有“小延安”美譽。這里先后走出了劉少奇、李先念-、張震等6位黨和國家領導人,40多位省、部級領導干部和100多位將軍。竹溝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58年,1963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先念-為竹溝革命烈士陵園題詞,文革時間陵園受到破壞,二期工程停建,78年復建,1982年國務院副總理張愛萍為陵園親筆題寫了竹溝革命烈士陵園園名,該園占地面積188畝,依山而建,植被茂密,與竹溝湖緊密相連,省道411公路和新陽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這里是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景點之一。-期間遭到破壞…[詳細]
英靈山膠東革命烈士陵園
  膠東革命烈士陵園,占地760畝,坐落在被稱為膠東屋脊的棲霞縣牙山前懷的英靈山上,陵園內(nèi)有各種紀念建筑物311處,是中國共產(chǎn)黨組織人民群眾建成最早、紀念抗戰(zhàn)烈士最多、占地面積最大的抗戰(zhàn)烈士陵園。英靈山前麓烈士紀念堂內(nèi),珍藏著一百三十多件革命文物,并以?问胶喗榱四z東抗日戰(zhàn)爭歷程及十余位膠東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跡。自紀念堂后拾級而上,歷經(jīng)八百三十五級臺階直達英靈山頂峰,便是呈六角形的高聳入云的膠東抗日烈士紀念塔,陵園內(nèi)收錄20850名烈士英名,安息著包括膠東抗戰(zhàn)時期黨政軍領導人理琪、林江、于克恭、王文及戰(zhàn)斗英雄任常倫,0-英雄王克山等著名抗日英雄?头娫挘0535-5494525、0535-549…[詳細]
鄂豫邊區(qū)革命烈士陵園
  鄂豫邊區(qū)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孝感市大悟縣城關鎮(zhèn)澴河東岸江崗山西麓。鄂豫邊區(qū),虎踞中原,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這里的革命斗爭如火如荼,風起云涌,僅大悟縣內(nèi)就爆發(fā)了汪洋店、夏店、芳家畈農(nóng)民暴-動和宣化店起義,隨后建立起蘇維埃政權。紅四方面軍曾在這里浴血奮戰(zhàn),先后取得了三次反“圍剿”的勝利。紅四方面軍主力西進后,邊區(qū)人民先后配合紅25軍和紅28軍,又堅持了5年艱苦卓絕的武裝斗爭?谷諔(zhàn)爭時期,邊區(qū)人民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41年,李先念-率領新四軍第5師和鄂豫邊區(qū)黨委、行政公署移駐大悟山,在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持下,5師健兒戰(zhàn)勝了敵偽頑的夾擊、包圍和經(jīng)濟-,取得了反磨擦、反“掃蕩…[詳細]
抗日山烈士陵園
  抗日山原名馬鞍山,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qū)西部蘇魯兩省交界處,主峰海拔173米。1941—1944年間,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二旅,以及濱海軍區(qū)的廣大軍民曾四次興工為死難烈士樹碑建塔,抗日山由此而得名。是我國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素有“中國抗日第一山”之美譽?谷丈斤L景區(qū),主題景觀抗日山烈士陵園是在抗日山戰(zhàn)爭時期,在紛飛的戰(zhàn)火中興建的。由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二旅、山東軍區(qū)、濱海軍區(qū)軍民于1941年春興建,至1944年,先后四次為抗戰(zhàn)犧牲的先烈建塔樹碑,是我國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抗日烈士陵園。抗日烈士紀念塔高14米,塔頂是一尊鐵鑄的八路軍戰(zhàn)士塑像,顯示著中華民族同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慨。陵…[詳細]
鄂豫皖蘇區(qū)首府烈士陵園
  鄂豫皖蘇區(qū)首府烈士陵園位于新縣城南白毛尖,是新中國批建的第一批縣級烈士陵園。始建于1957年,占地22公頃。1989年8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95年1月被民政部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宣部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整個陵園由大門、烈士浮雕墻、烈士紀念碑、烈士紀念堂、革命斗爭史陳列室、吳煥先半身塑像、烈士紀念亭、烈士墓地八大部分組成。大門為“八一”型現(xiàn)代建筑風格,莊嚴典雅,軒昂壯麗。門上鑲嵌著原國家主席李先念親筆題寫的“鄂豫皖蘇區(qū)首府烈士陵園”十一個耀眼奪目的金色大字。烈士浮雕墻:用花崗巖雕塑而成,生動反映了鄂豫皖蘇區(qū)三支主力紅軍誕生、…[詳細]
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園
  大別山烈士紀念園位于六安市中心九墩塘畔,原名“皖西烈士陵園”,始建于1953年,是第二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和民政部命名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由市政府投資5500萬元對園區(qū)進行了全面整修,占地面積85畝,四面環(huán)水,由4座橋梁與鬧市連接。步入紀念園,猶如走進生態(tài)園,雪松傲立,翠柏長青,鮮花盛開,四季如春。烈士塔、許繼慎將軍塑像、主體雕塑、紀念石刻等紀念設施掩映其中,浩氣凜然,雄偉壯觀。悼念廣場和護花墻寬敞、連貫,錯落有致。整個園區(qū)既是瞻仰先烈、啟迪后人的傳統(tǒng)教育基地,又是思想和藝術相結合的人文景觀,是人們學習、旅游、休閑的好地方。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位于紀念園東北區(qū)…[詳細]
四渡赤水紅軍烈士陵園(四渡赤水紀念碑)
  四渡赤水紅軍烈士陵園座落在赤水市城郊杉樹壩,于1986年修建,是全國第一個紀念“四渡赤水”戰(zhàn)役中犧牲的紅軍烈士而修建的陵園,以其展現(xiàn)“四渡赤水”長征文化的真實性、完整性和獨特性,是其它烈士陵園無可替代的。作為謳歌中國工農(nóng)紅軍四渡赤水戰(zhàn)役、展現(xiàn)長征文化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青少年教育基地,楊尚昆、聶榮臻、張震等黨、政、軍領導人相繼為陵園題詞。四渡赤水紅軍烈士陵園于1990年4月被遵義地區(qū)行署命名為“遵義地區(qū)重點保護單位”,1998年5月被共青團貴州省委命名為“貴州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9年8月被中共遵義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為“遵義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年5月被共青團中央命名為“全國…[詳細]
東蘭烈士陵園
  東蘭烈士陵園位于東蘭縣城西更鬧坡,原占地面積94.7畝,建筑面積29720.5平方米,園內(nèi)設:大門亭廊、仿古排門、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塔、韋拔群烈士陵墓、解放東蘭烈士紀念碑、英雄群雕、著名烈士石雕像、紀念亭、紀念活動廣場等紀念建筑設施。其中烈士紀念館內(nèi)陳列版面展線長190米,陳列史料、文物600余件,展覽內(nèi)容有:《大革命時期和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剿匪》、《援越抗美和抗美援朝》、《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將軍及紅軍老干部》、《悼念先烈活動》、《開創(chuàng)未來》等九個部分,共八個展廳,面積1420平方米。2009年是韋拔群誕辰115周年,為舉行紀念活動,縣委、縣政府決定對烈…[詳細]
常州烈士陵園
  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園、常州“三杰”紀念地(以下簡稱常州烈士陵園)位于常州市天寧區(qū)蘭陵北路315號,于1976年開始籌建,1978年正式組建,占地面積6.42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約80%,隸屬常州市民政局,是全額撥款公益-業(yè)單位,編制職工22人。園區(qū)內(nèi)主要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紀念碑、常州三杰群雕、三杰廳、常州革命史紀念館、常州革命烈士紀念館、革命烈士詩抄碑廊、人生格言墻七大烈士紀念設施。常州烈士陵園圍繞“褒揚烈士、教育群眾”的辦園宗旨,自1996年以來,每年都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做到活動經(jīng)常、形式多樣、共育共建。編印《常州古今》、出版《常州英烈報》等,開展網(wǎng)上祭掃,充分發(fā)揮了常州紅色基地的…[詳細]
王影懷烈士陵園
  王影懷烈士陵園位于淮南市謝家集區(qū)楊公鎮(zhèn)湯王村,烈士陵園始建于1998年。1998年4月,長豐縣人民政府根據(jù)革命烈士王影懷同志親屬要求,將王影懷同志骨灰由安慶市烈士陵園遷回原籍安葬在烈士的故居,并修建墓碑,表達對烈士的無限崇敬。碑身正面鐫刻了已故徐向前元帥題寫的“英名垂青史、光輝照后人”十個大字,背面是王影懷烈士生平介紹。王影懷,原名王立德,安徽省壽縣湯王廟鄉(xiāng)染房郢(現(xiàn)淮南市謝家集區(qū)楊公鎮(zhèn)湯王村)人,1902年3月15日生,父親王多選。蘇俄十月革命后,王影懷開始接觸新思想,經(jīng)常閱讀《新青年》等進步書刊,逐步樹立改造中國社會的志向。1921年,安慶發(fā)生六二慘案,王影懷與孟齡九等赴安慶第一師范、六邑…[詳細]
四平烈士陵園
  四平市烈士陵園,占地面積近20萬平方米,安葬著為四平解放和建設而犧牲的數(shù)萬名烈士,其中有記載的為10083名。1951年建立革命烈士公墓,1974年成立烈士陵園。自成立以來先后被列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級重點烈士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之一。多年來,國家民政部、省民政廳、四平市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籌集資金,先后投資1000余萬元,對烈士陵園進行了兩次大規(guī)模的建設,使烈士陵園成為一座集瞻仰、游覽為一體的新型公園式陵園。目前在搞好基本建設的同時,本著“紀念先烈,教育后人”為宗旨,突出作為愛國主義教育服務窗口作用的發(fā)揮。實行免費開放以來,四平烈士陵…[詳細]
肖國寶烈士陵園
  肖國寶烈士陵園肖國寶烈士陵園位于長順縣城東北,與長順縣民族中學毗鄰,地處東經(jīng)106°26′,北緯26°11′,海拔1140米。陵園占地面積20余畝,左為小山坡,右為蓑衣坡,三座六角紅柱小亭遙遙相望。兩山之間,翠柏森森,綠草如茵。一九五0年十一月十三日,解放軍一四0團二連一班0員副班長肖國寶隨部隊到長順剿匪。匪首曹紹華是當時蔣介石任命的“貴州-自衛(wèi)救-”司令,他帶領一幫土匪,四處0淫、擄掠,涂害生靈,成為貴州最兇惡的一股頑匪。追剿部隊將曹紹華頑匪追至長順縣斗蓬沖。該沖地形險峻,僅有三個埡口與外相通,易守難攻。曹紹華與四百余名殘匪龜縮于斗蓬沖,在三個埡口架設機槍,-山下剿匪部隊企圖頑抗。十三日下午…[詳細]
鄖西縣王家坪烈士陵園
  王家坪位于鄖西縣城以北三公里,這里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就在王家坪中心小學后面五十米處,長眠著陳(賡)謝(富治)兵團4縱12旅為解放陜西山陽縣、湖北鄖西縣、鄖縣的戰(zhàn)斗中,從各個戰(zhàn)場送到王家坪后方醫(yī)院治療,困當時醫(yī)療設備極其簡陋,藥物奇缺,無法搶救而光榮犧牲的黃君才、付金貴和年僅17歲的小楊等24上位烈士。自1985年,這24位烈士的墓地被鄖西縣人民政府定為“鄖西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后,24位烈士墓地不斷得到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墓地的建設不斷得到加強。同年由當?shù)卣徒逃鞴懿块T以及王家坪村委會通過多方籌措資金10萬余元,用石頭和混凝土重修了24座墳塋,增建了紀念碑和烈士亭,時任縣委書…[詳細]
泗洪烈士陵園
  泗洪烈士陵園建于1954年,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蘇省學校德育基地、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內(nèi)建有紀念塔,塔的正面是鄧子恢同志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塔的兩側是紀念碑廊,碑廊里有陳毅同志親自撰寫的碑文;園內(nèi)還建有革命烈士紀念館,館藏豐富,共展出歷史圖片344幅,雕塑18座,珍貴文物百余件。烈士墓區(qū)1957年1月,縣委、縣政府將分葬在泗洪境內(nèi)的150余位烈士先后移入陵園奉葬。墓的排列為由東向西為行,南北為列。為了緬懷先烈,鞭策后人,增強陵園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我園于2008年對烈士墓區(qū)進行改造。改造后墓區(qū)占地面積為8400平方米,共分為三個區(qū)域:解放戰(zhàn)…[詳細]
徐海東故居及親屬烈士陵園
  徐海東故居位于大悟縣新城鎮(zhèn)江沖村徐家窯,房子為磚木結構,三間兩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徐海東(1900—1970),原名徐原清,湖北黃陂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紅28、25軍軍長,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故居為四合院式布局,建筑面積約200平方米,磚木結構。徐海東故居是其早年生活、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徐海東大將親屬烈士陵園位于湖北省大悟縣新城鎮(zhèn)嚴河村。徐海東將軍親屬烈士陵園建于1970年,徐海東大將的30多名親屬為革命犧牲,遺骨就安葬在這里,由徐向前親手題寫“光榮流血”的烈士紀念碑聳立在陵園內(nèi)。紀念館位于新城鎮(zhèn)嚴…[詳細]
東海縣安峰山烈士陵園
  安峰山烈士陵園坐落在東?h城西南約16公里處的安峰山上。為紀念“安峰山事件”中死難的烈士而建。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大舉進犯我解放區(qū),10月間國民黨軍第七十四師和第二十八師侵占漣水、沭陽等地,我軍作了戰(zhàn)略轉移。淮海區(qū)宿北、沭陽、東海、灌云等縣級機關和地專機關干部和家屬三四千人北撤山東。1947年2月,根據(jù)華東局要求,北撤的干部要南返淮海區(qū)原地堅持斗爭。由于“淮海區(qū)駐魯前方辦事處”對南返路線情況不明,組織松散,當干部隊到達安峰山麓時,遭到國民黨軍第二十八師的包圍,干部隊員雖奮力突圍,仍被俘、失蹤、傷亡近千人,是為“安峰山事件”。“安峰山事件”是蘇北解放戰(zhàn)爭中我軍損失最大的一次。為緬懷先烈,激…[詳細]
臨邑革命烈士陵園
  臨邑縣屬魯西北革命老區(qū),抗日戰(zhàn)爭時期是冀南七專署、冀魯邊二地委領導抗日的中心和渤海二軍分區(qū)的后方基地,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在幾十年的革命斗爭中,曾發(fā)生過王樓、于信莊、蘇家廟、盤河等戰(zhàn)斗,肖華、何郝炬、龍書金、曾旭清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在臨邑留下了戰(zhàn)斗足跡,2000多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仁人志士、熱血青年將生命奉獻在這塊紅色土地上,涌現(xiàn)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為褒揚革命先烈,激勵教育后人,保護和傳承好這一寶貴的紅色歷史文化,2012年3月,臨邑縣委、縣政府啟動實施慰烈工程,投資1600余萬元,將原林子官道烈士陵園、臨南王樓烈士陵園、臨盤菅寺烈士陵園等3處烈士陵園進行整合搬遷,依托…[詳細]
湘鄂邊蘇區(qū)鶴峰革命烈士陵園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容美鎮(zhèn)八峰山腳下,滿山盛開的杜鵑花中,這是一片英雄的熱土,這里長眠著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中湘鄂邊蘇區(qū)犧牲的紅九師師長段德昌、第九師參謀長王炳南、重要軍事干部賀英等英雄兒女的忠骨。1962年,為紀念在湘鄂邊蘇區(qū)戰(zhàn)斗和犧牲的革命先烈,修建了鶴峰革命烈士陵園。又名滿山紅烈士陵園。陵園內(nèi)主要建筑有紀念碑、陵墓和博物館,紀念碑在山腰臺地上,高15.4米,寬2米,碑身系青石和鋼筋混凝土空心建筑,正面鐫刻“湘鄂邊蘇區(qū)革命烈士紀念碑”,背面碑文為:“湘鄂邊蘇區(qū)是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在中國0領導下,由賀龍同志開創(chuàng)的!绷昴刮挥谏巾,1962年將段德昌、王炳南、賀英等人的忠骨移此而建。革命…[詳細]
壽縣革命烈士陵園
  壽縣革命烈士陵園:由北伐名將曹淵之子曹云屏(原廣州市政府秘書長)發(fā)起倡議并籌資、壽縣財政配套興建。陵園始建于1993年,園內(nèi)烈士紀念塔高23米,紀念塔連同附屬建筑物共占地4488平方米;陵園烈士事跡陳列室陳列著革命烈士們的照片及其光輝事跡。2014年,整個陵園進行了擴建,對紀念塔、革命烈士陳列室實施了維修,并對革命烈士事跡陳列室進行重新布展。同時在紀念塔以東新建了36座烈士墓。壽縣革命烈士陵園是國家AA景區(qū),也是淮南市青少年革命傳統(tǒng)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詳細]
來安縣半塔烈士陵園
  由半塔保衛(wèi)戰(zhàn)舊址、皖東革命紀念館、劉少奇紀念館和新四軍二師紀念館及烈士陵園組成,系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半塔保衛(wèi)戰(zhàn)舊址位于來安縣半塔鎮(zhèn)西北光山山坡上,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這里曾是新四軍津浦路東的活動中心。1940年3 月,半塔保衛(wèi)戰(zhàn)在此打響。半塔烈士陵園是為了紀念半塔戰(zhàn)役和在抗日戰(zhàn)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于1960年在半塔保衛(wèi)戰(zhàn)舊址上建立的。半塔烈士陵園的中心是一座烈士紀念塔,在塔的正前方有新四軍著名將領張云逸于1954年5月1日撰寫的《半塔烈士紀念碑記》,塔的兩側前方有一對造型別致的琉璃瓦涼亭,西側為革命文物陳列館和半塔革命紀念館,在紀念館陳列有珍貴歷史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