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VA免费看成,亚洲精品高清中文字幕完整版,国产免费a,国产一级特黄生活片,欧美日本一区视频免费,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999,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12月19日,江蘇省政府同意省文物局提出的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現(xiàn)予公布。
金庭徐家祠堂
  徐家祠堂位于蘇州市吳中區(qū)金庭鎮(zhèn)東村街西,該堂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原有門屋、轎廳、大殿、后樓四進。其間以兩座門樓,三個天井間隔,占地甚廣,分布面積為1252.6平方米。宗祠祭典代表著中國祖先信仰的優(yōu)秀文化形式,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前廳頂部,布滿了精美的木雕與彩繪,有人物戲文、花草動物、喜慶吉祥等多種圖案,雕刻手法有透雕、高浮雕、平雕等。在軒梁和前軒檁上,繪滿了施瀝粉金線聚錦蘇式彩畫,色彩艷麗明快,圖案簡潔清秀。2008年,金庭鎮(zhèn)政府對徐家祠堂進行保護性維修。其精湛的雕刻技藝和不朽的藝術(shù)價值,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徐家祠堂整座建筑裝飾華麗精致,其梁、…[詳細]
西山雕花樓(仁本堂)
  西山雕花樓位于蘇州吳中區(qū)金庭鎮(zhèn)的堂里村,古時候的江南運輸多半是靠水運,而堂里則是有四通八達“活水”碼頭。西山雕花樓的原名是“仁本堂”,取自“以仁為本、禮為教本”的意思。西山雕花樓占地約3畝,曾有五進七落七天井,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堪稱西山最顯赫的大戶人家。雕花樓能傳世至今的重要原因是它那無與倫比的雕刻。一進樓,映入眼簾的便是精美的雕刻。其中的梁柱、門楣、長窗,到處都是美妙的木雕花飾;其門樓和照壁、墻體,則是用沉穩(wěn)厚重的磚雕而成。再加上3000多件雕刻,從大的磚雕匾額,到小的木雕花窗,或花鳥魚蟲,或戲文故事,絕無雷同。非常遺憾的是有許多在文革中被破壞了。著名的文物鑒定家、史樹青先生曾說過:“非一般民…[詳細]
沙家浜北新橋
  北新橋位于沙家浜鎮(zhèn)唐市河西村,垮尤涇。初名永豐橋,始建于清乾隆時,道光年間易木為石。2004年重修。今橋拱形三孔,拱圈用縱聯(lián)分節(jié)并列式砌置法,花崗石砌筑。中孔矢高7米,頂寬3.5米,中拱高6米,左右小拱各高3.8米,跨徑中孔11.3米,左右小孔各7米,全長44米。兩堍各設(shè)45級踏步。占地面積約為112.5平方米。東西兩側(cè)明柱各鐫一副楹聯(lián),金剛墻上鐫題記數(shù)列。該橋于2011年12月19日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楊氏宅第(楊孝子祠)
  時代:清地址: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鳳凰鎮(zhèn)恬莊北街楊宅為清朝乾隆初期所建。由榜眼府、楊氏南宅和楊氏孝坊組成。自2006年開始,市鎮(zhèn)兩級政府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復(fù),修復(fù)后的三處古建筑占地面積5581平方米,建筑面積為4132平方米,為傳統(tǒng)明清建筑中的典型代表。相傳唐宋興盛之極的河陽古鎮(zhèn)在宋末元初突遭兵戮,數(shù)千間房屋毀于戰(zhàn)火。古鎮(zhèn)鎮(zhèn)民看中河陽山東麓約二公里外一條叫“奚浦塘”的小溪,舉族遷徒至小溪兩岸定居,于是便有了恬莊古鎮(zhèn)。清代乾隆中期,古鎮(zhèn)進入了鼎盛時期。恬莊古鎮(zhèn)人文薈萃,狀元、榜眼、進士、舉人等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最有名的當數(shù)清代順治年間狀元孫承恩、咸豐年間榜眼楊泗孫、嘉慶年間進士楊希銓、道光年…[詳細]
南通文廟
  南通文廟位于江蘇省南通市區(qū)人民中路14號。始建于宋初太平興國五年,距今已有1030年歷史,作為尊孔祭孔和文人交流的重要場所,文廟展現(xiàn)了南通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蘊。南通文廟現(xiàn)僅存之大成殿為明代結(jié)構(gòu),重檐九脊廡殿式建筑,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內(nèi)為抬梁式結(jié)構(gòu),內(nèi)36根柱構(gòu)成柱網(wǎng)。柱頭有卷剎,下安墩式柱礎(chǔ)。梁間彩畫,系清代修葺時繪,殿前有裝設(shè)石欄的月臺,與大殿相連,月臺下有三株生機盎然的粗壯古銀杏,在四合院的東圍墻,1981年新辟一條文廟碑廊,集中保存原置于明倫堂等處的石碑20塊,最早的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最晚的為清道光四年(1824年)。1983年6月公布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南…[詳細]
南通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南通市城區(qū)東南古運鹽河畔,城區(qū)東南濠河畔,市區(qū)文峰公園北側(cè),有一組明清建筑,園林風光別具一格。這里史稱“五福寺”,現(xiàn)名“文峰塔院”,為南通市文聯(lián)、南通書畫院和個藝術(shù)館所在地。院內(nèi)有文峰塔一座,為南通三塔之冠。 文峰塔始建于明萬歷年四十年(公元1618年)。塔為青銅瓦,白墻紅柱,仿樓閣式。磚木結(jié)構(gòu),五級六角,每級均有小室,每面一門兩窗,內(nèi)設(shè)扶梯,外有護欄。飛檐翹脊,飾以龍首、仙人、走獸,系以金鐸。塔頂有剎,高10.33米,剎座作覆缽形狀,上置承露盤。剎桿穿以七重相輪,頂由仰月、園光、寶瓶構(gòu)成,并用鐵索與塔頂相連,使寶塔顯得莊重華麗,挺拔高聳。塔身磚砌,每層塔門四隱四現(xiàn),上下交錯,…[詳細]
湯溝酒窖
  湯溝酒廠老窖池位于灌南縣湯溝鎮(zhèn)湯溝酒廠院內(nèi),始建于明代,清代陸續(xù)擴建,占地200平方米。現(xiàn)有房屋6間,內(nèi)有老窖池口10個,每個窖池南北長3米、東西寬2米、深1.6米,是釀造湯溝優(yōu)特美酒的最佳曲種之源。在窖池西5米有一井,名曰:“香泉”,這是最早釀酒的水源,井旁遺存大形石碾、石磨各一。在酒窖西南約50米,有一形似鱉狀的池塘,名曰:“鱉大汪”,后因釀酒用水不足,又采用該地池塘水釀酒。湯溝大曲醇美甘芳,久負盛名,早在清初已聞名于世。清康熙年間著名戲曲家、詩人洪升為湯溝酒寫下了“南國湯溝酒、開壇十里香”的名句。該酒窖現(xiàn)仍在使用生產(chǎn)優(yōu)質(zhì)曲酒。該酒窖是研究我市釀酒技術(shù)及工藝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具有重要的歷…[詳細]
大霧崖石城
  大霧崖石城位于連云港市連云區(qū)朝陽街道南山大霧崖下。城南為懸崖,西、北兩面皆為巨壑,惟東面是緩坡,可通行人,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之勢。石城是張百川祖父為防埝軍而出資修建,今唯有石墻尚存,高1.2-3米不等,寬0.9-1.1米不等,南北長約1000米。城內(nèi)南面有一塊巨石上的石刻,上刻張百川的《霧崖石城記》,共計708字,內(nèi)容從側(cè)面反映了地方官紳為抵御劉天福的捻軍起義而筑此城,記此城筑于咸豐十一年(1861年)八月,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告竣。該建筑對研究捻軍活動情況有重要的歷史價值,F(xiàn)基本完好,是研究太平天國運動歷史及抗清歷史的珍貴資料。1995年被公布為連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201…[詳細]
揚州文昌閣
  導(dǎo)游文昌閣不僅是著名古建筑,也是揚州城市的重要地標。閣高24.25米,八角三級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閣的底層四面辟有拱門,與街道相通。第二三兩層四周虛窗,登樓四眺,遠近街景,盡收眼底。每于節(jié)慶之夜,閣上彩燈輝耀街衢,為揚州鬧市的一處佳景。位于文昌路和汶河路交叉處,建于明代萬歷年間,因是揚州府學(xué)的魁星樓,故名“文昌閣”。這里一帶是揚州最熱鬧的地方,晚上也燈火輝煌。汶河路和文昌路交匯于文昌閣,文昌閣往北一站路是四望亭,四望亭西的四望亭路是揚州出名的美食街。交通公交4、5、6、16、17、18、27、29、30、32、33、55(晚)、66(晚)、303、315路可抵達,另外鎮(zhèn)揚城際公交為揚州平山堂發(fā)往鎮(zhèn)江…[詳細]
武當行宮
  武當行宮位于揚州市廣陵區(qū)東關(guān)街300號,原名真武廟,廟內(nèi)昔有真武大帝銅像。始建年代不詳,明宣德年間(1426-1435)郡守陳貞重建,正德元年(1506)中都(今安徽鳳陽)商人葛欽修。嘉靖四十三年(1564)含山(今屬安徽)人耿氏,在該廟立“武當行宮”碣,用以祈福,始以“武當行宮”名于世。清咸豐間除大殿外,皆毀于兵火,光緒間海州分司徐紹垣重建,光緒二十八年(1902)于此創(chuàng)辦儀董(仲舒)學(xué)堂。現(xiàn)存山門殿、真武殿、大殿,占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為800平方米。山門殿亦稱獻殿,單層雙面坡硬山式清代建筑,面闊三間,屋脊正中置三支畫戟,門口一對石鼓,殿內(nèi)神龕內(nèi)供奉王靈官。步入山門,東有化紙…[詳細]
董恂讀書處
  董恂讀書處位于揚州市江都區(qū)邵伯鎮(zhèn)南大街143、145、147號,建于明末清初。董恂(1807~1892)近代詩文家。原名醇,后避同治帝諱改恂,字忱甫,號醒卿,江蘇甘泉(今揚州)人。道光進士,先后事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官戶部尚書。曾任總理各國事務(wù)衙門,作為全權(quán)大臣,奉派與比利時、英國、俄國、美國等國簽訂通商條約。董恂一生酷愛讀書,是我國“英詩漢譯”的第一人,退休職后留居京師,以“還讀我書”名其室,著有《荻芬書屋詩文集》等近百卷。董恂讀書處原為經(jīng)營油坊的齊氏所建,后齊氏與董恂結(jié)成兒女親家,董恂守孝回家,在此讀書,著《甘棠小志》。董恂讀書處坐西朝東,由南北兩條軸線構(gòu)成,占地面積為500平方米…[詳細]
準提寺
  準提寺位于揚州市廣陵區(qū)鹽阜東路10號,準提寺原為明代的疏理道公廨,是管理鹽務(wù)的衙門。明代末年改建為準提寺,供奉的準提觀音為佛教諸佛之母,心性純凈,皎如明月。清康熙十二年(1673)重修,有施舍田畝碑兩塊和禁除營衛(wèi)、地租碑一塊。清兵攻占揚州屠城十日時,準提寺部分建筑被焚。雍正年間,由于御史陳伯聞和他的老師孫仲彝的鼎力主持和募化,重建了山門和大殿,并邀用中禪師駐于寺中,使準提寺成為揚州的一大名剎。石塔寺僧又贈廟田385畝給準提庵。清嘉慶十一年(1806),著名學(xué)者阮元在二郎廟菜園得宋三公石,移置寺東廊,后嵌在西樓壁上。道光八年(1828)又對準提寺進行了整修。咸豐三年(1853)除大殿外余皆毀于兵…[詳細]
蔚圃
  蔚圃位于揚州市廣陵區(qū)風箱巷6號,為清末民初陳氏住宅,后歸許姓。住宅坐北朝南,分為東西兩路,中夾一條火巷,占地1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余平方米,西路五開間縱向遺存四進。第一進門房五間,八字型磨磚對縫門樓,旁立石鼓一對,對面設(shè)一字型照壁,門樓內(nèi)兩側(cè)各有朝北房二間。入內(nèi)為庭院,東北側(cè)有一圓門,上有“蔚圃”二字門額。園東側(cè)沿墻建有抄腰廊三間,向北與第二進花廳相接。園西南隅歇山式?jīng)鲩w,飛檐翹角,繞以美人靠。閣臺壁間磚雕海棠框景,中鑲磚雕佛手、桃子、石榴、葡萄等果實,寓意多福多壽多子孫。閣下一泓曲池,經(jīng)久不涸,魚游戲水。池邊白色石欄圍之,石欄邊對置假山圍之一區(qū),間植柏樹、花淑。面北依壁疊砌湖石假…[詳細]
冬榮園
  冬榮園位于揚州市廣陵區(qū)東關(guān)街98號,舊稱“陸公館”。園主人陸靜溪,原籍安徽合肥,后遷居寶應(yīng),再移居揚州,曾供職于兩淮鹽運司,其夫人為李鴻章四弟李蘊章的女兒。冬榮園原購自張武齡宅改建而成,張武齡與夫人陸英所育三女兒嫁與著名作家沈從文。是園壘土為山,山勢自西南向東北平衍,與后院房舍相連,院北館舍三間,接以兩廂,繞以抄手游廊,成庭園四合之勢。園內(nèi)植以怪石,參差錯落,間種松梅,而以“梅作主人”。當石山盛行之世,此可謂別具一格。現(xiàn)園林部分已毀,花廳于1984年移置瘦西湖“西園曲水”,園內(nèi)尚存門樓、廳房及住宅等三路建筑,占地面積1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余平方米。東路建筑坐北朝南,自南而北分別為門…[詳細]
羅聘故居
  羅聘故居位于彌陀巷42號,又名“朱草詩林”,現(xiàn)為省級文保單位。居宅內(nèi)有香葉草堂、倦鳥巢及住宅、書齋等。是現(xiàn)保存唯一的“揚州八怪”人物之故居。羅聘系清代乾嘉年間著名畫家,揚州八怪殿軍人物。羅聘祖籍安徽歙縣,世代居揚州,出生于雍正十一年(1733)。羅聘自學(xué)成才,自稱少年時即通曉十三科繪畫技法,讀過奇書五千卷。21歲時與畫女方婉儀成婚,24歲拜畫家金農(nóng)為師,師生均信佛,甚為契合。金農(nóng)歿后,羅聘為其料理喪事。羅氏夫婦及子女均擅畫,以畫梅為多,人稱“羅家梅派”。為求畫名遠播,羅聘一生中曾三次攜畫前往京師。第一次入京是在39歲時,以八幅《鬼趣圖》名動公卿,當日在圖上題詠者近百人。畫鬼其實是畫人,諷刺種種…[詳細]
梅花書院
  梅花書院位于廣陵路248號,為明清揚州書院唯一幸存者,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梅花書院初為嘉靖年間廣儲門外的湛公書院,雍正十二年(1734)鹽商馬曰琯獨力重建,用今名;首任主事為桐城派文學(xué)大師姚鼐。咸豐年間毀于兵火。同治五年(1866)巡鹽御史李宗羲移梅花書院于東關(guān)街疏理道巷口官房內(nèi),同治七年(1868)鹽運使丁日昌遷至左衛(wèi)街(廣陵路)今址重建。現(xiàn)存大廳、兩幢小樓及長廊,廳堂楠木架構(gòu),前沿有卷棚,東側(cè)門上嵌有書法家吳讓之“梅花書院”石額,1990年大修并重建磚雕門樓,2010年于舊址建“中國·揚州書院博物館”。書院是一種私人教育機構(gòu)。初始于唐代,到宋代漸趨成熟,明清逐漸向官學(xué)化發(fā)展,到清末改為學(xué)…[詳細]
劉氏五之堂
  劉氏五之堂劉氏五之堂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寶應(yīng)縣城中社區(qū)姜家巷13號,原五之堂有東中西三條軸線五之堂,現(xiàn)存五之堂為西軸線五之堂,建于清嘉慶年間,F(xiàn)存五之堂,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座北朝南,前后五進,每進五間,前四進前有廊軒,第五進為雙層0。東側(cè)有廂房一排6間,共有房間36間。窗、梁、廊檐雕刻俱精。第一進門楣上原有匾額曰“太史第”三字,文革時匾牌被毀。五之堂建筑均為清中期特征,梁架為“月梁”,兩層樓房梁架雕刻精細。外墻山尖磚雕裝飾考究,下檐有一方形鏤空磚雕。劉氏先祖于明正統(tǒng)(1447)年,從蘇州遷到寶應(yīng),此宅為十二世祖劉彥矩(太史第)的住宅,以《中庸》問政篇中“博學(xué)之、審問之…[詳細]
同松藥店
  同松藥店寶應(yīng)同松藥店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寶應(yīng)縣安宜鎮(zhèn)學(xué)墩社區(qū)南大街54號,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春,取同心同德,松柏常青之意。1965年,藥房后面增筑了藥材加工間,F(xiàn)存店鋪和藥材加工間共三櫟房屋,占地面積450平方米,建筑面積247平方米。藥店店鋪坐西朝東,前后兩進,均為上下兩層樓房,中有過廊相連。第一進面闊四間,進深七檁,硬山頂,屋面小瓦,室內(nèi)梁架穩(wěn)固,一樓鋪闥門已改成玻璃門,室內(nèi)裝修;二樓雕花格扇門窗保存完整,門外梁架雀替木雕精美,室內(nèi)木地板等完好。第二進面闊四間,進深五檁,硬山頂,屋面小瓦,梁架完整,室內(nèi)木地板、木樓梯等保存完好,惜一樓也已裝修,后山墻南端有福祠痕跡。藥材加工間坐北…[詳細]
朱氏家祠
  朱氏家祠位于寶應(yīng)縣安宜鎮(zhèn)小石頭街8號,是清代寶應(yīng)籍湖北布政使朱士達家祠,建于清道光年間。朱氏家祠原名朱方伯公祠,為寶應(yīng)一門三進士之一的朱士達一支的家祠,因朱士達于湖北等地任布政使,故稱方伯,家祠依明清布政使稱呼慣例,稱朱方伯公祠。朱士達(?-1854年),江蘇揚州府寶應(yīng)縣(今江蘇省寶應(yīng)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登進士,署黟縣知縣、南凌知縣、霍山知縣,授懷寧知縣。后升任壽州知州、鳳潁捕盜同知。道光九年,任鳳陽府知府。后署廬鳳道。道光十三年,署徽寧池太廣道、授廣西左江道。道光十六年,授云南迤東道。道光二十年,任四川按察使、陜西按察使。道光二十二年,任湖北布政使。…[詳細]
大橋徐氏宅
  大橋徐氏宅徐氏住宅位于大橋鎮(zhèn)人民路14—18號,清代建筑,座北朝南,占地面積400平方米,建筑面積350平方米。前后四進明三暗四建筑。水磨磚砌門樓做工精致,廳堂梁、檁、枋木作料好工細,雕花隔扇門窗。側(cè)間用直欞紋支摘窗。天井由30×30厘米白礬石石塊鋪設(shè)![詳細]